第952章 建书院(第2/2页)

能中状元,那是自己读书好,跟教书好是两个概念。

杭州的崇学书院,崇致书院,哪个不是流传千古,王旭在杭州府,两大书院的眼皮底下办书院,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王旭要办书院的消息传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看好他的。

等到三月初,书院建好了,该收学生了。

果然,就跟大家想的一样,哪怕他是新科状元,可他的年纪摆在那,十八岁的状元,十八岁的书院院长,哪户人家愿意把自家学子送来。

看看别的学院,不是名师便是大儒,新科状元的名声虽然响,却也镇不住大家挑三拣四。

一个月下来,到了四月初,王旭总共收了八十六个学生。

看上去,八十六个学生不少了,可那些江南的大书院,各个都是学子数万,王旭在其中连个浪花都没溅起来。

更可气的是,就是这八十六个学生,还多是别的书院不愿意要的问题学员。

唯一有几个不是的,一问为什么来紫阳书院,人家说这里离家近,回家方便。

刘河气的直跳脚,为王旭鸣不平。

王旭对此付之一笑,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他既然打算开办书院,就不怕没有学生。

四月底,王旭开始放大招了,此招名为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