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宾(第2/2页)

“退兵,回营。”李俊龙下令,语气冷静而坚毅。

命令下达后,蕨丛中发出一阵沙沙响声,数百道人影闪现。起身的众将士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扯掉缠绕在兵器上的枝叶,取下坐骑头上的钳龙衔枚,这些原本为了隐蔽迎敌的伪装,如今都成为累赘了。

几乎在调派兵马的同时,灶屋也奉命忙碌了起来。征服人心的方式有很多,刀架脖子上只是其中一种,而美酒、佳肴、美人齐备的十足温柔乡才是蚀骨良策,要不然怎么会有乐不思蜀的典故?

为了备好此次国宴,礼部下的膳部郎中萧孝渊甚至亲临灶屋,接管灶屋的日常运作,安排猎人渔夫出发狩猎,女婢则去取四时蔬果。要说这香囊城头号懂吃之人,必数上任特进郑远,郑特进极爱吃,还撰写过《龙地食经》五十章。身为钟鸣鼎食之家,郑特进对家中的厨房极为重视,称之为“饪珍堂”,“珍”者,山珍海味也。萧孝渊就出身于郑特进的灶屋,由于烹调技艺精湛,受到郑的另眼相看,郑有心调教,他一点就通,手艺更加不凡。郑特进去世后,萧甚至凭借一宴之功,征服了新任崔特进的胃,便得封官之宠,荣升膳部郎中,掌控陵庙祭祀所用的祭器﹑牲口及酒膳,朝会、宴享所需的酒水、果实等。

荣升膳部郎中之后,萧孝渊的潜能被完全激发出来,通过对大唐美食烹饪方式的吸收与改良,结合修行所得的种种经验,如原料修治、滋味调配、火候文武,处理各种史前美食无不得心应手。

在达奚烈文的引领下,嘲风等人向龙望殿走去。大家颇有兴致地看着沿途的民宅建筑,穿行于古树、亭台、楼阁之间,悠远静谧的感觉扑面而来。

龙望殿门前的金吾士见贵客前来,都抖擞精神,挺直了腰板,束缚好胯下的坐骑,用力抓紧了手上的朴头枪。他们身披明光铠,素缨拂,狻猊旗飘,好个神气的龙骑兵。明光铠的来源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得极光滑,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以此为名。

金吾士的坐骑也很有意思,它唤作肃州龙,体长两丈余。体型非常独特,就像一只褪毛的巨型鸡。小小的脑袋和细长的脖子像植食龙,可是前肢那锋利的大爪又像凶猛的肉食龙,肚子臃肿肥大,后肢特别强健,适合奔跑,身上还覆有毛茸茸的羽毛,堪称龙中的“四不像”。

肃州龙正是因为具有硕壮的身体和巨大的指爪,且性子也极适合被训练,才被专门饲养起来,为香囊城的金吾士所用,其中毛色特别好的,则兼任仪仗。嘲风等人第一次看到这种龙,心里好奇得不得了,偷偷伸手摸了摸肃州龙胸口的绒毛,肃州龙也体会到来人的善意,圆圆的小眼睛一直追着嘲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