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17页)

听完郑能谅一通乱弹,秦允蓓继续小心求证:“真的没关系?他可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无论哪个女生说跟他是普通朋友关系,她男朋友都未必信哦,就算信了,也有近墨者黑的顾虑,难道你就一点不介意?”

郑能谅摇摇头:“你想多了,我虽然对他人品不太赞赏,可还不至于恨乌及屋。就算当过他的女朋友,也不代表和他一样黑。”

秦允蓓哈哈一笑:“你可真是大度,难怪名字叫能谅,什么都能原谅。”

“那是,所以就算你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我也不会对你有什么看法的。”一丝坏笑浮上郑能谅的嘴角。

“去去去!他跟我套近乎而已,又没明说要我做他女朋友,说不定他看上的是你呢,只不过借取悦我来接近你。”

“……你可真敢想。”

“女的玩腻了,换换口味咯,这些学生精英的想法和趣味本来就和常人不同嘛。”

“那我得赶紧变性去……”

与两位当事人恶搞自娱的反应不同,华泰崂一听说裘比轼追求秦允蓓的事,顿时出离愤怒:“简直欺人太甚!后宫都爆满了,还要对我兄弟的女朋友动歪脑筋!这家伙会勾女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将来等我有钱了,一定勾得比他更多,见人勾人,见神勾神,指哪勾哪,一勾无余,勾三股四弦五,勾无数美女尽折腰!”

尽管郑能谅并没有把裘比轼当成情敌,但局外人尚且如此激愤,他也不能太无动于衷,于是大笔一挥,向校报投了篇千余字的小品文——《性情中人西坡先生的女友分类法》。这是个十分隐晦的标题,因为裘比轼给自己改名为“比轼”的初衷就是向大文豪苏东坡致敬,“西坡先生”便是郑能谅送给他的“雅号”;而裘比轼生活的每分每秒都与“情”和“性”密不可分,无疑是“性情”中人。

文艺青年大多这样,说话总是拐弯抹角,一来显得有内涵,二来免得惹麻烦——多数时候,后者才是主因。郑能谅这么写,就是为了能顺利通过校报责编的审核。责编也不是吃干饭的,一眼就看出此文讽刺的是学生会裘会长,虽然私底下笑得嘴角都裂开了,却不得不当着众同事的面大义凛然地将它丢进废纸篓,再啐上一口唾沫道:“垃圾!”

这篇文章内容很简单:在某大学文学社担任社团骨干的万人迷“西坡先生”最近很苦恼,因为太受欢迎,导致其女朋友的数目变成了一个呈等比数列快速增长的非素数,搞得他傻傻分不清楚,经常出现牛头对上马嘴的误会,于是潜心研究,发明出一套“女友分类法”,给女友们对号入座。比如,一个姑娘被定义为“西坡先生的第NB9805号女友”,就可以这样理解:头两个字母代表姑娘目前的社会身份,NB不是说她很牛逼,而是指“内部”,意思是文学社的内部人员;同理,WY不是指网易,而是“外院”,外语学院;LG也不是韩国金星社的标志,而是指理工学院……这些代码涵盖了西坡先生的足迹到过的每一个角落;而“98”这个数字,代表的则是这位姑娘是1998年入学的;至于“05”,就是她在西坡先生的“后宫”中的资历和辈分了——整个编号的意思就是:此女为西坡先生在文学社里发展的98届的第5位女朋友。从此,哪怕西坡先生换女朋友比换袜子还勤快,也不会搞糊涂了。

虽然校报毙掉了这篇文章,但它还是通过别的渠道在校园里悄悄流传开来,风靡一时。文中提到的“女友分类法”还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几个月后,西都大学商学院管理系毅然摒除门户之见,将年度“应用创新奖”颁给了外语学院应用外语系的郑能谅。

受到鼓励与启发的各系才子们对“裘比轼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施展平生所学,各抒己见,《一个萝卜百个坑》、《论能者多劳在校园爱情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科学依据及哲学意义》、《茶壶茶杯辩证法与两性关系之关系》、《人中泰迪,马中种马》……一篇篇脑洞大开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术界的春天悄然来临。

郑能谅本来只是借机吐槽,没想到能获奖,还引起了连锁反应,更意外的是,这些连锁反应无论褒贬,最后都只造成了一种结果:裘比轼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拥趸。

秦允蓓也觉得很惊讶:“简直不可思议,你那篇《西坡先生》所发挥的讽刺作用远不如宣传作用大,反倒帮裘比轼成了明星。”

郑能谅无奈地笑笑,道:“恐怕是逐臭之癖和猎奇之心在作怪吧。”

秦允蓓还是无法理解:“咳,我一直以为这种荒唐现象只有小说里才有。”

“呵呵,”郑能谅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旧书,边翻边笑道,“以前看金庸的小说,总觉得先生异想天开,比如韦小宝怎么能有那么多老婆,段正淳又如何同时跟多名情人相好而游刃有余?现在看到我们裘会长在感情上的暴饮暴食,我才发现,原来《鹿鼎记》和《天龙八部》其实都是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