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5页)

舍友们都很清楚不能同坠入爱河的人讲道理的道理,便不再质疑女主角的颜值和魅力。虽然此时网络已经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但大学宿舍里电脑还是凤毛麟角,连VCD播放器都算是奢侈品,所以他们想一睹九哥“女朋友”风采的愿望暂时无法实现。

阚戚智对霍九建这种阿Q精神很鄙视:“追星就追星嘛,怎么就成你女朋友了?按你这么算,我的枕头、床垫下面有上百个女朋友呢!”

霍九建投过去一道更鄙视的眼神:“你懂什么?昨天在学长宿舍里,我当着好几个见证人的面亲口问她‘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她害羞地一笑,默许了。你那些能比吗?你表白了吗?她们同意了吗?有见证人吗?”

阚戚智哭笑不得:“你这是纯粹的暗恋加意淫!”

郑能谅刚想附和几句玩笑话,却想起自己对孟楚怜的暗恋,顿时觉得有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尴尬,便默然不语了。

霍九建则理直气壮地冲阚戚智反驳道:“哼!意淫总比你手淫强。”阚戚智看了看晾衣架,也默然不语了。隔着墙壁竖着耳朵听了半天的“狗仔”们原以为钓着一条大鱼,结果发现被耍了一通,更是垂头丧气,默然不语。

至此,“西大三少”都有了女朋友,虽然只有冉冰鸾是名副其实的,但至少在精神层面他们都不再单身了。受到九哥精神恋爱法的启发,阚戚智、华泰崂也立即宣布有了女朋友,前者的对象藏在枕头和床垫下面,千娇百媚可亲不可近只能饱饱眼福;后者的对象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千姿百态可遇不可求只能过过嘴瘾。

于是,在当天深夜的“卧谈会”上,几位自我感觉“恋爱”了的少年破天荒地聊起了恋爱的话题。

正在收听“午夜悄悄话”的霍九建先开了口:“嘿,你们听,主持人说,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情侣最佳的约会周期是三天半,也就是一周才约两次,这也太不人道了!要是我女朋友在西都大学附近,我肯定跟她天天黏在一起,朝夕相对,直到天荒地老。”

“只有连体婴能天天黏在一起。”郑能谅的一句玩笑瞬间戳破了霍九建尚未吹成型的浪漫泡沫。

阚戚智也向霍九建传授起经验来:“一看你就没怎么谈过恋爱,就算你女朋友是个天仙,天天黏在一起也会很快失去美感的,这就好比吃东西,每天同一道菜,鲍鱼也会吃腻,只有隔几天吃上一回,才会觉得美味。”

作为真正的过来人,冉冰鸾最有发言权:“我觉得都有道理,天天在一起会失去自我空间,也不现实,可如果经常不在一起,也容易疏远彼此,冲淡感情。最好的办法是隔几天见一次,但可以经常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交流。”

谷二臻打了个哈哈,道:“电话?书信?还经常?哪来那么多的话可聊?除非像某些话痨一样,精通旁门左道,腮帮子肌肉发达,连说三天三夜也不倦。”

“话痨怎么了,生命在于运动,说话也是运动,有的人就是太缺少运动了才会胖得走不动,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呢。”躺着也中枪的华泰崂奋起反击道。

郑能谅出来打圆场:“我看你们也别争了,一天约会一次太多,一周两次又太少,不如听科学家的,就三天半约会一次,大不了每次在一起时呆上三天半嘛,不就两全其美了。”

霍九建笑道:“这和我的天天黏在一起有什么区别?”

“大家就别想得太美好了,”唯一自认“单身”的谷二臻泼出一盆冷水,“我觉得科学家说得很有道理,大学里的情侣分分合合是家常便饭,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好约会的节奏。本来大学里谈恋爱的人大部分不是出于寂寞就是贪图刺激,看到喜欢的就扑上去了,有谁经过深思熟虑?有谁真的了解对方?所以,在这种前提下的拍拖成功后还要天天腻在一起的话,很快就会暴露出各自的缺点,很快就会发现原来根本不合适。科学家建议情侣们三天半约一次,就是为了让大家处得久一些,免得闪合闪离。”

阚戚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看不出来啊,睡神,你没女朋友,也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哼,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谷二臻对自己的“高论”颇为自得。

“什么话,你吃过的猪肉比我们五个人加起来的都多好不好。”郑能谅又恰到好处地来了个神回复,逗得众人一阵大笑。

“滚!”谷二臻气急败坏地丢过去半根吃剩的香肠。

霍九建对刚才谷二臻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大学情侣有几个能坚持到毕业后坚持到结婚的?白头偕老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早点发现不合适早点分了未必不是好事,又何必半死不活地拖着徒耗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