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锡耶纳的圣徒米迦勒(第2/3页)

圣徒米迦勒一生的主要事件在画中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第二、第四和第五幅画描写了他在锡耶纳时作圣方济会见习、在大动乱时作周游世界增加见识的旅行、他回到意大利后初期的宗教活动,以及他利用教堂赈济那些无家可归的、饥饿的人们等等情景。第六幅画展示的是不知疲倦的圣徒在电视里接受一位富有的美国崇拜者捐赠的场面。在这里,米迦勒用八种语言,反复宣讲着他的基本教义,要人们广施博爱之心,要求富人们关心那些不幸的人们。

第七幅画是易风绘的,它表现了在罗马城米迦勒与垂死的老教皇对峙的情景。这是一幅大师的杰作,它的色彩和用光非常强烈,表现了这位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在受到一位渴望安静平和地告别人世的高级教士责难时的情景。从米迦勒的面部表情,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因被训斥而产生的两种矛盾的反应:既屈从教皇的旨意,又对教会只讲体面和尊卑,却不重视实质的做法所生出的厌恶之情。

“米迦勒被教皇送到了托斯卡纳修道院,”耳机里导游的声音继续说道,“正是在这里,米迦勒的人格个性最后的变化发生了。在第八幅画里,表现了在这些孤独的日子里,上帝出现在米迦勒面前。按照他的讲述,上帝两次同他谈话,第一次是在雷雨交加时;第二次是在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时。在长时间的狂风暴雨中,上帝大声地在霹雳中呼喊。稍后,在复活节的清晨,米迦勒在博尔塞纳宣布了上帝的新‘生命法则’。上帝在第二次访问时告诉圣徒,他的训示将在彩虹消散时播布于世,并且,他还会在复活节的弥撒时,‘给信徒们一个启示’。

“这些著名的奇迹般的生活,就是第九幅画所表现的内容。画里描绘了米迦勒作复活节弥撒时在博尔塞纳湖边的集会上的布道演讲。他的追随者们大多穿着蓝色的衣袍,这是他们的标志。一股高高涌起的泉水溅湿了人群。天下起了阵雨,除了米迦勒的讲坛和扩音的设备那一块地方,四周一片雨雾迷茫,在米迦勒宣布上帝的世界新法则时,一道光柱从云罅里射出,照在这位年轻的圣人的脸上。这是标志着他从一位纯宗教领袖成为圣徒的转折……”

当他朝第十幅、第十一幅画走去时,奥图尔将军关掉了录音机,他很熟悉以后发生的故事。在博尔塞纳弥撒以后,米迦勒受到了围攻,麻烦不断。他的生活发生了突然的变化。不到两个星期,他的电视传输许可证被吊销了。随着他的年轻追随者们在西方世界里悄然增加到几十万时,有关这些追随者们中堕落和不道德的故事在舆论中广为流传。出现了一次暗杀行动,幸好在最后一分钟被米迦勒的同事们挫败了。还有无中生有的报道说,米迩勒曾自称是基督再世。

“所以,世界领袖们便变得害怕你。你所带来的新生命法则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恶兆,并且,他们永远不明白你所说的所谓‘最后的进化’是什么意思。”奥图尔站在第十幅画前,沉思着。他很清楚地记得这幅画,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会立即认出它。每一年的6月28日,电视上都会重播那可怕的核爆炸发生前一秒钟的画面,这是圣彼得和圣保罗节的第一天,也是米迦勒·巴拉特里西和约一百万其他群众在罗马罹难的纪念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138年这个宿命的夏日清晨。

“你一直号召他们到罗马来,加入你的行列,向世界展示人们的团结,所以,他们来了。”画里,米迦勒身着蓝袍,站在威尼斯广场旁那高高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纪念碑的台阶上,正在讲道。在他周围不同的方向,到处是汇集聚拢的人群,到处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到处人头攒动,到处是热切渴望的面庞。这里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围绕在纪念碑四周,张望着,想要看一看这位大胆的青年。他说,他有一条道路,上帝指出的路,能拯救这个已经坠入深渊的绝望的世界。

就像以前成千上万的人一样,当他看到第十一幅画时,迈克尔·奥图尔将军,来自波士顿57岁的美国天主教徒跪了下去,泪流满面。这画与前一幅是同一场景,不过时间是一个小时以后,在那枚藏在图拉真圆柱旁一辆宣传车里的75,000吨级当量的核炸弹爆炸一个小时后,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升起在城市的上空。爆炸中心200米内的一切东西立刻都被化为气体。那里没有了米迦勒,没有了威尼斯广场,也没有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纪念碑。在画的中央,除了一个坑,什么都没有。在坑的周边,那里的东西没有被完全蒸发气化,留下了令最硬心肠的人也不忍目睹的恐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