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海斯曼报告(第3/4页)

“有绰号吗?”莱文立即问。

“猎鹰。”

“好,猎鹰,坐下说吧。”莱文请耶格坐进沙发,对斯特法诺说,“我们单独谈谈吧?”

“嗯,当然可以。”斯特法诺答道,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

只剩下两人后,莱文才像刚反应过来似的,环顾着房间问:“这个房间的保密装置可靠吗?”

“除非斯特法诺把耳朵贴在门上。”

莱文没笑:“这无所谓,咱们这就进入正题。你能不能把明天开始的休假往后延?”

“什么意思?”

“你能再为公司工作一个月吗?”

耶格想象着,倘若自己推迟里斯本之行,莉迪亚会说什么。

“待遇不错,日薪一千五百美元。”

报酬比现在高出好几倍,但耶格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心生戒备。为什么西盾公司的二号人物会亲自给自己安排工作呢?“是去阿尔·希拉吗?”

“什么?”

耶格说的是伊拉克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是阿尔·希拉地区的工作吧?”

“不,工作地点不在那里,你要去另外的国家。会给你二十天时间准备,要求十天内完成任务。估计五天就能完成,但无论几天,你都会得到三十天的报酬。”

月入四万五千美元,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现在耶格家特别需要钱。

“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现在还不便说明。只能透露三点。第一,这项工作的发包方,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北约加盟国中的一个。不是俄罗斯或中国,更不是朝鲜。第二,这项工作并不怎么危险,至少比在巴格达安全。第三,这项工作服务于全人类,与某个特定国家的利益无关。”

尽管耶格对工作内容完全摸不着头脑,但至少听懂了自己不会遭遇太大危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日薪会这么高?”

莱文泛着皱纹的眼角流露出一丝厌恶:“话说到这份儿上,我以为你已经听懂了。总之,你要干的活儿见不得人。”

耶格闻言终于明白过来,他要做的是脏活儿,多半是暗杀任务吧。不过,莱文说同某个特定国家的利益无关。如果不是政治暗杀,那还会有什么暗杀?

“如果你接受任务,就先在保证书上签字,然后进入准备阶段。到时你就会知道任务的具体内容了。不过,如果你签了保证书,就意味着,你在知道工作内容之后不得中途退出。”

“你担心我会泄露机密情报?没这个必要。我有接触绝密情报的资格。”

美国的军事情报根据保密程度分为三等:秘密、机密和绝密。要想获得各级别情报的接触资格,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身份审查,包括接受测谎仪测试。离开陆军之后,耶格一直在更新自己接触绝密情报的资格,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就无法从事由美国国防部发包给私营军事公司的工作。

“当然,我知道你是特种部队出身,值得信任。但我们还是希望加强保密措施,以防万一。”

见莱文如此含糊其词,耶格又有了新的猜测。或许,这位三角洲特种部队出身的董事交给他的任务的保密级别比“绝密”还高,属于“绝密特别情报”或“绝密注意区分情报”。从对方的语气判断,莫非是白宫主导的暗杀任务,即所谓“特批接触计划”?这种任务对接触情报的条件作出了最严格的限制。但这说不通啊,因为通常这种任务都由三角洲部队或海军的海豹突击六队担当,不会交给私营军事公司。

莱文催促道:“怎么样?想不想干?”

耶格心头涌上一种奇妙的感觉。当他只有十二三岁时,离婚的父母曾问他想跟谁,此刻的感觉竟同那时差不多。高中毕业前夕,在决定入伍以获取大学奖学金时,他也体会过这种踌躇不定的焦虑感。他知道,自己此刻正站在命运的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选择不同,今后的人生也会大相径庭。

“有问题尽管提,我尽量告诉你。”

“真的没危险?”

“只要不犯错。”

“就我一个人?”

“不,包括你在内有四人,将组成一个小组。”

四人是特殊部队的最小编制。

“其他雇用条件同以往一样。我们会发给你经过校准的武器,如果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死亡,根据《国防基本法》,我们将支付六万四千美元给你的遗属。”

“能给我看看保证书吗?”

莱文满意地笑了,从军用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不用再犹豫了,相信自己的运气吧!你是个吉星高照的人。”

“我?”耶格的嘴角浮起自嘲的微笑,“我倒觉得自己是个不幸的人。”

“不,你已经是好运当头的幸存者了。”莱文收起笑容,“其实,这份工作本来有六个候选人,但他们相继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都身亡了。听说连私营军事公司的安保人员也成了袭击目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