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3/8页)

它们早早地就被柏拉图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贮存着,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组合成人形以作使用。

说来,有很多人类物理学家认为意识是物质的重新组合,而柏拉图协会则在此问题上研究得更为深远,认为这些物质本质上是一些万能粒子的重新组合排列。蚂蚁们的致密金属壳里锁着的,就是这样一小股一小股的万能粒子,因为是一小股,所以个体所具备的意识少得可怜。但当它们聚合起来,诸多万能粒子在一些程序的调控之下,便会发生千变万化的奇妙组合,从而产生极其丰富的意识。好比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如狼,蚂蚁,蜜蜂,单独行动的时候,智力并不怎么样,一整个群体行动的话却往往充满智慧。

此时,金属蚂蚁们零零碎碎地行走在山间,虽然每一个个体的意识都少得可怜,但也足以确保它们有一定的主观行动能力了。它们从世界各地赶到密林里的这颗参天大树之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成千上万地聚拢着,紧挨着,竭力地往彼此的身上靠近。

万千细小坚硬的金属壳的贴近,发出嗤嗤的怪响。随着挤压的加剧,成千上万的金属壳破裂,融合,重组,最后成为一个封闭式的金属壳。此壳人形一般,足有一个成人的大小。

金属机器人刚刚生成,就在参天大树的树干前坐了下来。它的左手托着腮帮,一动不动,好似罗丹那具思想者的雕塑。随即,它问起了关于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史上三大经典问题。

恰在这时,它体内代表着各种意识的万能粒子,迅速重组起来,各种信息纷沓而至。它借此一下子明白了几件事,首先是自己的来历,严格来说,自己并非这颗行星上土生土长的金属机器人,而是另外一颗星球的产物。关于这颗星球的记忆,任凭如何竭力思考,都没有太多的印象——他们并不想过多地暴露关于自身星球所在的信息,无论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因为在这个宇宙中暴露己身的位置,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这也是宇宙间各个物种、各个文明,很少有交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它仅仅知道,正是这颗星球上的智慧生命们创造了它。还知道他们因何要创造它。

那还是在很久很久,具体也不知是多久以前,它的创造者们将科技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想要再进一步去提升,可这时他们遇到了所有高科技文明发展到最后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科技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无法有所提升了。哪怕明知一些科学原理,可妄图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之上,制造出尖端的科技产品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这一整个宇宙,每单位立方的空间,其所能容纳的物理定律是非常有限的,就像光速每秒大约三十万公里,无法超脱出这个极限,甚至无法减弱一样(物理学上,光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一样,其实是光子在不同介质中被吸收再释放,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延缓效应,事实上,光子本身的速度没法提升,没法减弱);一旦一方空间中的定律过多,其所在空间的物理定律就会发生混乱,继而导致这一方空间以内的所有物理定律,都会完全的失效。其原理也类似于一个十分有名的科学推测:在一个极其小的奇点(物理上的奇点指的是:星系由于自身质量过于庞大,而产生格外庞大的引力,而最终坍缩成一个体积极小的黑洞,这个黑洞由于密度和时空曲率无限大,在其中某处会产生一个奇怪的点,是为奇点)里,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极小,一切物理定律就会失去作用。

可是,越是先进的科技产品,需要用到越多的物理定律。空间容纳物理定律的限制,使得整个宇宙的科技发展到最后,都会陷入瓶颈之中。绝大多数把科技发挥到顶峰的文明,自此也就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了光速有上限和容纳物理定律能力的限制,似乎是宇宙因为不想文明之间有太频繁的活动交流,也不想宇宙的科技无止境地提升下去,而刻意设置的一条极难违反的物理法则,如果宇宙自身就有意识的话。已有种种迹象表明,科技的提升是个高度逆熵(熵:用来描述一个孤立系统混乱程度的值,一个系统越混乱,表示熵值越大。)高度耗能的过程。如果科技无节制地提升,宇宙就会更快地走向冰冷的死亡,就像一个热的火炉,如果耗能的过程加剧,势必会更快地走向冷寂一样。

“这就好比地球上的人类,各种交通工具发展起来以后,他们的速度也提了上去,人类社会的各种交流活动也就增多了,交通效率的提高并不会减少人类自身的行动。宇宙如果没有速度上的限制,各种生命的星际间旅行也就会变得极其频繁,而这必将会是极度耗能的,使得宇宙急剧衰竭下去;同样地,人类各种先进的科技被发明了出来以后,对于地球本身的损耗就一直在加重,如果地球本身是有意识的,它会喜欢这种加快自身损耗,加快自身灭亡的方式吗?当然,地球本身是没有意识的,可是这个深不可测的宇宙可能就不一样了。”它说着,林间的小鸟飞过,飒爽的风将树木摇出各种碎乱的声响,将它不自主发出来的声音切割得支离破碎,好像是那阴郁的森林,怕它的声音被谁听了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