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补天行动 冯大刚(第2/4页)

萨拉丁耸了耸肩,“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他指着一个远方的小球,“这些小东西很烦人,它们没有动力,正因为没有动力,移动不受控制,所以也无法事前预测。我事先可无法知道它们这时候就在这里,阿尔法把这些无动力小球释放在空气里,就是为了给防御体系增加不确定变量。现在哪怕你就是阿尔法,也无法把它们挪走。”

“风难道不是最终把它们吹到南方或者北方去吗?”赵兰芳加入讨论中。

“你说得完全正确。”萨拉丁向隐蔽在树荫下的赵兰芳望了一眼,“阿尔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有两艘大飞艇,专门收集这些被吹远的小球,然后把它们带到基地释放。要是我们运气好,或者说运气不好,还可以看见这种大飞艇。它看上去的确很大,保证让你印象深刻!”

赵兰芳沉默下来,然而冯大刚收到了秘密的请求,正是赵兰芳送过来的:我要求和风云气象卫星进行数据连接。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举动,太空中一半以上的卫星被机器联盟直接控制,没有被控制的卫星也或多或少存在泄密风险。

暂时不要动。

冯大刚叮嘱赵兰芳。

赵兰芳隶属于脑库守卫部队,原本并不需要参加这次行动,然而她主动请缨,甚至为此直接换掉了身躯,将自己改造成蛋形机器人。她直接通过脑库获得了参加行动的名额,这让冯大刚很不痛快,然而又无可奈何。好在她是一个原则至上的人,行动完全服从指挥,倒也没有增添麻烦。

风云卫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有风,我们可以找到突破口。

萨拉丁说的未必完全可信,而且这容易引起阿尔法的注意。先想想别的办法。

赵兰芳没有继续争辩。

冯大刚盘算了一下眼前的形势。

大牛和鹰眼断后,在三百米外的山头上警戒;楚南天和机六居中,此时在坡底的树林间隐蔽;萨拉丁、赵兰芳还有自己已经在敌人警戒范围的边缘,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横在队伍面前的是宽度至少有十公里以上的开阔地带,穿过这片开阔区,又可以躲进山中隐藏。

如果利用机器兽作掩护,是否可以躲过那些探测器?

冯大刚找到机六。

机六,你的看法呢?

机六的躯体做了大量改造,原本的履带被两条机械腿取代,身上也加装了防护,让它看上去就像一个蛋形机器人。它伪装成了运输机器人,身上满载着各种武器弹药,它的身份被严格保密,除了自己和楚南天,其他队员都不知道。根据小六的行动计划书,机六比萨拉丁更能够理解阿尔法,提出的意见也更有分量。

和萨拉丁的对话在公开频道进行,所有人都可以听见,机六也有听见,因此冯大刚向机六直接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打一仗。

机六的回答有些让人意外。

这些浮球监控器虽然和阿尔法直连,但是它们的分量没有那么重。对这些浮球的异常状态,阿尔法有很大的可能会置之不理。机六继续解释。

为什么?

无法探测阿尔法最近几天的活动,但是根据之前的纪录,不断会有浮球监控器损毁的情况发生。损毁突发,规模从三十到上百,事前无迹象,肯定来自某种敌对活动,但是阿尔法并没有就此采取特别行动。原因可能是规模太小,没有纠正的必要。

你的意思是直接把这些浮球消灭掉?

可以。

风险有多大?

在浮球感知范围外消灭它,不会有风险,机器兽群的影响无法评价。

冯大刚又找来萨拉丁。

“如果我们摧毁浮球,机器兽群会觉察吗?”

“当然,它们是毁灭机器,对暴力的异常动向不可能不察觉。”萨拉丁用夸张的神情注视着冯大刚,“你想摧毁它们?这些小东西虽然很脆弱,但是它们可是阿尔法的眼睛,你能忍受有人朝你的眼睛戳棍子吗?你摧毁了它们,等于直接告诉阿尔法:我们来了,就在这里。后边还能不能有机会混进基地都成问题。”

“总比困在这里强!”冯大刚回了一句,然后又问,“如果机器兽群骚动,你有办法控制吗?”

“如果小规模骚动,还有办法,但是大规模的集团行动,我就无能为力了。”

冯大刚望了望远处,机器兽群和浮球探测器,一个在地一个在空,颇为紧凑,想要把浮球打掉而不惊动机器兽群,那几乎不可能。然而如果按照萨拉丁的计划,控制几只机器兽,用作掩护,悄悄通过,确实很可能会被浮球探测器发现,暴露行踪。

时间紧迫,更不能就此在这里等下去。军队正在紧张备战,如果“补天计划”不能成功,这场战争就输掉了最后的希望,战斗也就成了回光返照,等待人类的会是更为苦难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