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展览馆(第2/4页)

我瞥了一眼哈珀。只见她正直愣愣地盯着我,而不是那个唠唠叨叨的未来的我。我违心地微微耸了耸肩,任由脸上闪过一丝悲哀的傻笑。她走近了一些,我以为她打算伸出手牵住我,可她却只是站在那里,和我肩并着肩,几乎就要与我靠在一起了。

此时此刻,未来的我听起来已经从自省善感的笨蛋变成了鼓舞人心的空想家。这应该不错。

“泰坦基金会给了我急需的东西:一项比我自己更加宏大的事业。它拯救了我。这是一个真实的机会,能够建造某些在我离开人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对人类有所裨益的东西。泰坦基金会之于我就是这样的:一座能够引导人类通往永恒的灯塔。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自己在构建某种不一样的事物,但那时的奥利弗和我认为我们只不过是在聚集一小批真正重要的人。他们能够以全球性的大事作为目标,攻克比国家政府或主要非营利组织所能处理的问题更重大的任务。幸运的是,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行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书房和未来的我都消失了,我们再次置身于铺设着石头地板的房间。一切看上去似乎有些没头没尾。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剩下的就是历史了。”未来的哈珀说道,“2015年年末,斯通先生与肖先生合力进行了几次重要的投资。第一笔资金流向了一家名为Q-net的完全默默无闻的新兴公司,支持网络的彻底改革;第二笔资金投入到致力于大众运输系统建设的创业公司——豆荚隧道公司,它买下了一家失败的矿产公司的专利;第三笔资金投入到轨道动力公司,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建造人类在太空中的第一个永久定居点,一座环状、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城市。在泰坦基金会成立后的那些年中,肖和斯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这3家公司上,秘密地工作着。舆论认为泰坦基金会是个吹嘘过头的败笔。然而关起门来,他们却在第一批问世的泰坦奇迹上取得了进展,还吸引了强大的信徒——那些愿意成为泰坦人、加入斯通和肖的队伍、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的有钱有势的人。”

“Q-net公司开始运作后为全世界提供了即时数据连接,令世人肃然起敬。泰坦人将量子网络专利开放给任何想要制造芯片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超快的全球免费网络变得无所不在。”

“泰坦人将世界编织在一起的伟业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人,而非数据。豆荚隧道公司最先在欧洲建立了大众运输网络,随后是亚洲,最终将全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使得安全便捷、物有所值的大众运输成为可能。泰坦人将我们的世界变小了,他们创造的下一项奇迹将是用无人可以想象的方式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无数的光点消失在了房间的黑色背景中。一幅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画面从地板上升了起来,让我们感觉自己仿佛正在天空中行走。一座环状的空间站悬浮在远处。

“多少年来,全世界都在凝视着夜空,目睹轨道动力公司的第一座闪烁的环形城市建成。对世界来说,‘泰坦阿尔法’是我们很久都不曾拥有过的某种东西:一个共同的梦想,一个测试人类集体能力与智慧的无畏目标。我们抬起头凝视星星,第一次看到了触手可及的目的地,而不是一个谜。我们拥有了一片可以去征服、去开拓的新土地。世界各个国家、各个种族的人全都团结在一起,奋起接受挑战。”

空间站消失了。我们再一次回到了地球,站在一片沙滩上。一座庞大的水库——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座水库都要庞大——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它应该有1 000英尺高,数英里长。水坝远处的尽头耸立着一座绿色的山脉。在我们右手边的远方,一面灰白色的峭壁从头顶上凸了出来,在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水坝的中央耸立着5座高塔。我集中注意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高塔……就像是一只手上的5根手指。它们向水坝的方向微微倾斜着,犹如一只用玻璃和钢铁做成的巨手正从这个水泥怪物中伸展出来。水泥水坝的半腰处,一道瀑布倾斜而下,和水坝相比有些微不足道。泛着泡沫的水流坠入了脚下约几英里宽的水池中。一条河从左手边流出,在起伏不平的棕绿色盆地中蜿蜒流淌。瀑布的声音如同催眠一般,让我一时间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这段投影的效果还真是非常出色。

“最后一笔泰坦投资并没有投入任何一家公司。直布罗陀工程是泰坦人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建筑。当时,他们的计划似乎很可笑:建造一座横跨直布罗陀海峡的水坝,排干地中海里的水,只留下一条小河流淌过欧洲、非洲和中东接壤的宽阔富饶的新土地。技术障碍是无法想象的,但正如泰坦人斯通所说的那样,最大的障碍根本就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