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第2/4页)

一声啼哭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何纵极像是被电击中般低头朝妻子怀中看去,那是一个尚未足月的婴儿。一丝痛楚的神情浮现在何纵极的脸上,但只是一刹那而已,他低声絮语道:“何夕,除了这个名字之外我什么都还没来得及给你,如果来生我们还能成为父子的话我保证做一个好父亲。”他抬起头惨然一笑,“他还什么都不懂,还不知道害怕死亡,这倒是让我心里好过一点。”何纵极挥挥手说,“你们走吧。”

威廉姆挥泪退下,心中已知此去便是永。何纵极挥动的手停在空中,久久不能放下。就在此时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美貌的斯拉夫妇人突然奔上前,将襁褓中的婴儿塞到威廉姆的怀中。“带他走。”妇人凄惶地嘶喊道,然后她迅速退到何纵极身边,扯住了他的衣袖。何纵极用力挣扎想上前夺回婴儿,但居然无法挣脱,末了他仰头叹口气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又能到哪里去呢。”

威廉姆不久便意识到何纵极预见的正确性。叛军攻占首都后何纵极夫妇双双从容就死,但是叛军发现何纵极的死反而加大了他的影响,世人都知道何纵极的儿子尚在人间,有人开始借着他的名义组织力量对抗叛军。谁都明白消灭这种影响的最简捷的方式便是找到这个婴儿并且杀死他,于是大搜捕开始了。威廉姆很快发现世界之大却已经无处容身,他和最后的追随者们带着何夕四处躲藏,但只坚持几个月之后他便知道自己面前只剩下最后一条路。

以核聚变反应为能源的飞船的飞行寿命几乎是无限的,同时,只要能源足够,水和氧气都可以循环使用,能源还可以支持模拟生态圈中的作物生长。一句话,能源足够的飞船在某种意义上讲相似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孤岛。威廉姆怀抱孤儿,仰头注视眼前高耸入云的飞船,禁不住潸然泪下。与《鲁滨孙漂流记》中不同的是,现在就连这座孤岛本身也将是漂流的。它面临的不是风暴,而是宇宙间永无止境的幽暗空间以及无数潜藏的危险。

……

何夕将目光从电脑屏幕上收回,每一次重温威廉姆留存的日记对他来说都是难言的痛苦。何夕曾经试图不要这么做,但他很快发现这将导致另外一种痛苦。因为这些日记记录着他的根,如果离开这些文字,何夕便无法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在何夕生命中的前三十年,除了照顾他生活的电脑之外他无法与任何人交流,有时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宇宙中一粒无根的灰尘。何夕曾经不止一次地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一两次若不是电脑及时发觉他就成功了。聪明的电脑后来自行总结了一个规律,那些日记虽然每次都令何夕痛苦不堪,但却能很意外地令他挣脱死亡的诱惑,于是电脑便不定期地自动播放那些日记的片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电脑的这个举动才使得何夕活到了今天,但是这个举动也结出了另一个果实,那便是仇恨。世上有无数的仇恨,但如果仔细分辨便会发现其实只有两种。一种仇恨使人蔑视生命,另一种仇恨则使人顽强地活下去。

(三)

跳飞的原理在本质上是能量的瞬间转化。

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是宇宙最后的底牌之一,古往今来无数的智者为了翻开这张底牌而殚精竭虑。但是某一天,当某一位智者最后一次回首那些折磨了他一生的无数线索时他突然发现这张底牌消失了。于是他顿悟到时间与空间只是两个概念中的幻象,它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真正存在的只有一样东西,那便是能量以及能量的流动。宇宙可以没有空间与时间(比如它诞生的时候),但能量却万古长存。

“宏围”是菲星人的能源尺度,在他们眼中宇宙间的距离是以能量来计算的。如果一个宏围的能量能够将某个物体送到二十光年之外,那么两个宏围的能量则可以将同质量的物体送到四十光年之外,但两者所花的时间都是零。这便是跳飞。

“跳飞刚刚结束,一切正常。探测器已经出发。”红毛简洁地说道,他尽量不去看猫满脸的讥讽表情。

“银河系直径超过八万光年,恒星数超过一千五百亿颗,你是不是准备全部都探测一遍。”猫捉弄地开口,“好在我的寿命还有至少两千年,只是不知道我们的王子殿下有没有福气验证你的判断。”

何夕没有搭腔,他当然知道猫所说的王子是指的他。当年威廉姆将他送入太空并没有设定任何目的地,按照威廉姆的想法如果何夕能够终老太空便是最好的结果了。但在二十多年的漂流之后飞船误入到某处类似虫洞的引力漩涡之中,结果被抛离到银河系里另一个完全不可知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何夕与菲星人的远征飞船相遇。菲星人很快查清了事情的缘由,从母星赶到的使节告诉何夕,菲星人愿意帮助何夕回到地球,并且帮助他成为领袖,条件是地球从此划入菲星帝国的版图。由于跳飞的出现,菲星帝国的版图不再保持传统中的空间连续性,而是由若干散落在广袤的银河系中的适于生命存在的小点组成。宇宙如此之大,而生命又是如此罕见,即使以菲星强大的能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也只找到了少数适宜的行星。而现在,菲星帝国伟大的女王已经发誓要将那颗还不知存在于何处的生命星球镶嵌在她的权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