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危难重重(第3/4页)

“靠向左岸!”出于谨慎,迪克·桑德向埃居尔发出命令,“水流已经又适合航行了。”

“靠向左岸!”埃居尔说着,用力将橹向外一推。

迪克·桑德走到埃居尔身边,望着月光下闪烁着银光的水面,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况,后面也没有船只追赶上来。大概土著们没有小船,因此直到太阳从地平线上高高地升起,也不见一个土著出现在河上或者是岸边。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迪克·桑德一直让小船沿着左岸漂流。

在随后的四天中,也就是从7月11日到14日,韦尔登夫人和她的同伴们发现,他们眼前的地貌开始出现巨大变化。他们途经的地区已经不仅荒无人烟,而且已经完全变成了沙漠,正如利文斯顿博士在他的第一次非洲之旅中考察卡拉哈里沙漠一样。这个地区的土地干燥而又贫瘠,丝毫不像大河流经的上游地区。

他们仍漂流在这条浩瀚的大河上,因为这时它已经完全可以被称为大江了,而且似乎要一直流向大西洋。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的食物来源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储备的食物已经完全没有了,而且目前很难再钓到鱼,更是看不到猎物的踪影。驼鹿、羚羊以及梅花鹿等野兽无法在这个荒漠地区生存,而既然没有这些动物,那些以它们为食的猛兽也就消失不见了。

夜晚,他们再也听不到熟悉的猛兽的吼叫声。目前,他们能够听到的,只有打破夜晚的宁静的蛙鸣。海军上尉卡梅伦,曾经形象地将这种蛙鸣比喻为一个造船场,其中各种工种在一起发出刺耳的和鸣。

河流两岸的原野,一直远远地伸向东西两侧的山脉。这些原野光秃秃的,连一棵树都看不到。满地都是大戟草,不过这种大戟草是不能提炼淀粉的植物,只能提炼出一种非食用油。

迪克·桑德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可以吃的东西,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埃居尔告诉迪克·桑德,当地人常常用羊蕨草的嫩芽和纸莎草的嫩心代替食物充饥。他在跟踪伊本·哈米斯带领的沙漠商队穿越森林的时候,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常常不得不吃这些东西度过艰难的时刻。幸运的是,羊蕨草的嫩芽和纸莎草遍布在河流两岸,而且纸莎草的嫩心味道甘甜,因此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小杰克比任何人都喜欢这种食物。

不过,这些植物由于缺乏营养,因此难以长久地抗拒饥饿。第二天,多亏贝内迪表兄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们才吃到了一些好东西。

自从发现了那只可以使他的名字记入史册的“贝内迪六脚昆虫”后,贝内迪表兄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他将他那只宝贝昆虫,放到了一个最安全的地方,那就是他用针将它别在了自己的帽子里。利用停船的几个小时,这位昆虫学家经常上岸采集他的昆虫标本。这一天,当他正在高大的草丛中到处寻找昆虫的时候,忽然惊飞了一只小鸟,而这只小鸟的羽毛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迪克·桑德举起步枪正要射击的时候,贝内迪表兄大声拦住了他。

“不要开枪,迪克!一只鸟是不够五个人分吃的。”

“它足够杰克吃了。”迪克·桑德一边回答,一边瞄准了那只并不急于飞走的小鸟。

“不,不!”贝内迪表兄说道,“不要开枪!这是一只引路鸟,它可以带我们找到大量的蜂蜜!”

迪克·桑德放下了步枪。如果能够找到几磅蜂蜜,那可比一只鸟更有价值。于是,贝内迪表兄和他跟着这只小鸟一路向前走去。小鸟飞一段停一会儿,似乎在邀请他们跟随它的踪迹。

他们并没有走很远,只不过几分钟后,他们就看到几棵老树隐藏在一片大戟草丛中,老树周围飞着密密麻麻的蜜蜂。

贝内迪表兄并不愿意抢夺这些勤劳的膜翅目昆虫的“劳动果实”,可是,迪克·桑德要比他现实得多,他点燃一些干草熏跑了那些蜜蜂,然后取到了很多蜂蜜。最后,他将一块蜂蜡扔给了引路鸟,算是与它共享这些好处。然后,他和贝内迪表兄一起返回了小船。

这些蜂蜜受到极大欢迎,不过仍是太少了。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遭受饥饿的折磨。12日这一天,他们的小船停靠在了一个蚱蜢聚集的河岸边。这里聚集着难以计数的蚱蜢,它们分为两三群,覆盖了大片的空地和灌木丛。

这时,贝内迪表兄说,当地人经常将这种直翅目昆虫当饭吃——这完全是事实——他们竭尽全力捕捉这些天赐的吗哪(1)。在这个地方,蚱蜢多得足以装满十只小船,而且将这些蚱蜢在小火上一烤,即使那些不饿的人也会感到美味可口。贝内迪表兄自己也吃了很多,虽然他一边大吃一边叹息——这是事实——他还是吃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