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揭开宇宙之谜(第2/4页)

风帆是不用准备的。刚才普罗科普说的雪橇也有现成的,他指的是“多布里纳号”上那条交通艇,小艇有三四米长,足够容纳五六个人。现在要做的工作只是拿来改装一下而已,把两根铁条装在船底上,做成冰刀的样子,便可以在冰上滑行了。这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冰面上如此平滑,不见一点深沟,也没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方,一旦风帆鼓满了风,那速度可就难以预料了。而且,还能用木板在雪橇上搭个小篷,为里面的人遮挡一下寒气。如此一来,只要多加些衣服,带足粮食和药品,再带上一个小酒精炉,就不必担心路上的安全了。

这个办法不仅快,而且很实用。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决。

现在的风是南风,去的时候是顺风,如果返回的时候……

“先不要想那么多。”塞尔瓦达克上尉大声说道,“能顺利地到达那里就不错了,回来的时候我们再想办法吧!”

如果是逆风,这个雪橇尽管不能像船一样靠舵顶住逆流来逆风行驶,但如果让它稍稍绕开风向,斜着前行大概是不成问题的。它的两根铁条紧紧咬住冰面,至少可以借助后测风来行驶。因此,如果风向在回来的时候不变,它大概也可以逆风行驶,至于结果怎样,只有等回来的时候再看了。

“多布里纳号”上的机械师在几名水手的协助下,立刻动起手来。一个灵活的雪橇很快便改装成了。在那艘小交通艇上,他们装了两根铁条,靠船头部分的铁条稍稍朝上弯曲。他们还搭了一间简易的木篷,为了抵御风的袭击,木篷两旁用两根样子像橹的铁板支撑着,雪橇里放了一些必备的用具、食物和被褥。

然后,他们决定出发。

这时,船长助理普罗科普坚持要替下铁马斯彻夫伯爵,原因是只有像他这样熟练的水手才能很好地驾驶风帆,掌握航向。显然,三个人同去是不可能的,因为万一那边需要带回来几个人,雪橇装不下。

铁马斯彻夫伯爵坚持要去。塞尔瓦达克上尉觉得普罗科普说的很有道理,因此也极力劝伯爵留下来。一路,肯定充满意想不到的危险,只要风刮得猛一些,雪橇很可能无法承受,万一塞尔瓦达克上尉不能及时返回,伯爵可以在此处理一些事物。最后,伯爵只好勉强同意留下来。

至于有人要替换塞尔瓦达克上尉,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他毫不怀疑那位学者是一位法国人。身为一名法国军官,援救自己的同胞,他责无旁贷。

4月16日早晨,一切准备妥当。塞尔瓦达克上尉和船长助理普罗科普就要启程了。大家都出来为他们送行,想到他们即将到无边无际的冰原上去抗争严寒,人们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时,气温已降至零下25度。本·佐夫更是异常痛苦。

俄国水手和西班牙人都争着和远行的人握手告别。铁马斯彻夫伯爵也是依依难舍,紧紧地拥抱了他们两个。小尼娜深情地吻了吻两个人,她的大眼睛里滚出豆大的泪珠。

上尉和船长助理依依不舍地和大家告别,然后登上小艇,扯起了风帆。随后,小艇仿佛张开了两只硕大的翅膀,几分钟便消失在白茫茫的天际。

雪橇上挂了一张后桅帆和一张三角帆。为了使后面来的风产生更大的推力,三角帆是横挂的。雪橇飞速前行,至少达到了每小时48公里。

木篷后面开了一个小窗,以便船长助理普罗科普从窗口探出头来,按照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调整雪橇的航向。

雪橇行驶得非常平稳,基本上没有一丝震动,即使是火车上常见的那种轻微的震动也没有。加利亚星球上的物体重量比在地球上要轻得多,因此在雪橇滑行的过程中几乎令人感觉不到任何摇晃和颠簸。由于这个原因,它的速度比地球上的雪橇要快十几倍。有时,塞尔瓦达克上尉和船长助理普罗科普感到自己俨然是在乘着气艇在冰原飞翔。雪橇下面的铁条在冰面上带起的细小冰渣,仿佛白色的烟雾尾随在他们身后。

冰原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景象,四周空空荡荡的,一片寂寥。举目四望,不由得令人产生一种凄凉之感。不过,这番景象却也生出一种诗意,塞尔瓦达克和普罗科普心中自有不同的观感。面对这广袤的冰原,普罗科普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塞尔瓦达克自然是从艺术的角度,他们各自浮想连翩,陷入了遐思。

当太阳落山之后,冰面上投下雪橇硕大的阴影。当黑夜取代了白昼,他们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感觉驱使,彼此紧紧地偎依着,并不知不觉握紧了手。

夜晚到来使他们陷入了一片黑暗,因为从昨天开始便是朔月,因此没有月亮。美丽的夜空有无数星星点缀其间,光彩夺目。即使没有指南针,普罗科普也能根据地平线附近新出现的北极星精确地掌握雪橇的前进方向。大家一定知道这个道理,无论加利亚现在距太阳多么遥远,这个距离同那些遥远的星星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