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第2/3页)

尽管邓肯号停泊得离岸较远,但蒙格尔斯船长会很谨慎地尽可能靠得近一些的。因此,奥斯丁则认为邓肯号离岸决不会少于5英里。

这时,少校请爵士暂时忍耐一下。光对那黑暗的天边望来望去,只是白费眼力,毫无用处。

少校说完话后,立即以沙丘为掩体,准备露营。各自将最后的一点干粮当作旅途中最后的晚餐吃完。饭后,每人都学着少校,在沙地上挖一个洞,做成舒适的卧铺,躺下,用柔软的材料把自己盖起来入睡。

只有哥尼纳凡爵士没有睡,始终在守着。风仍然刮个不停。那场暴风后,海上依然还没有恢复平静,浪涛拍岸,汹涌澎湃,波涛拍打在沙滩上,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哥尼纳凡不敢休息,他知道邓肯号应该近在眼前,他不敢相信或许它还没有抵达约定的地点呢,这应该不可能呀!哥尼纳凡一行于10月14日离开塔尔卡瓦诺湾,11月12日到达大西洋海岸。历经整整30天,他们穿过了智利、越过了科迪勒拉山、跨过了潘帕斯草原和阿根廷平原,邓肯号有足够的时间绕合恩角两周,到达和塔尔卡瓦诺湾相对的东海岸了。像这样一只快船,是不可能延期的。过去的这场风暴虽然猛烈,在大西洋的那片海洋上即使奔腾得厉害,但这只游船是条很结实的船,船长又是名了不起的海员,它是不应该有事的。因此,它应该既到了这里,又必然就在这附近不远。

哥尼纳凡思绪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理智的分析与情感上的揣摩让他倍感纠结,有时理智并非能战胜情感。在这万籁俱寂的黑夜中,这位玛考姆府的主人仿佛觉得自己所爱的人们就在眼前。他独自在沙丘里上下徘徊,在这荒凉的海岸上仿徨。他不停地张望,仔细地聆听。有时,竟觉得在海上看到了隐隐约约的亮光。

“没有错呀,”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确看见船上的灯光了,是‘邓肯号’上的灯光啊!我的眼力怎么穿不透这片夜幕呢?”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巴加内尔自己说过他是夜视眼,他可以在黑暗中看见东西。于是,哥尼纳凡去找巴加内尔。这学者正在沙窝里睡得正香,忽然被一只强健的手从沙窝里拖了出来。

“谁呀?”巴加内尔叫起来。

“是我,巴加内尔。”爵士回答说。

“你是谁呀?”

“哥尼纳凡,快起来,我要用用你的眼睛。”

“什么,用我的眼睛?”巴加内尔擦着眼睛,感到莫名其妙。

“是的,借用你的眼睛在黑暗中看看那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邓肯号。快点,过来!”

“唉,有双夜视眼也倒霉!”巴加内尔自言自语道,可是心里觉得能为哥尼纳凡做点事,倒也很乐意。

巴加内尔一骨碌爬起来,伸了伸懒腰,鼻子里还呼呼地,像刚醒来一样,跟着哥尼纳凡到海边上去了。

哥尼纳凡请他仔细看看海上远处幽暗的天际,巴加内尔认真地看了几分钟。

“您看见什么了没有?”哥尼纳凡问。

“什么也没看见!一片漆黑,就是猫也看不到两步远。”

“看看有没有红灯或绿灯,就是说船上的左舷灯或右舷灯?”

“我既没有看见什么红灯,也没有看见绿灯!只是漆黑一团!”巴加内尔一边回答着,眼睛又一边不由自主地合上了。

巴加内尔跟着他心急如焚的朋友跑了半个多钟头。他时而木头似的将头垂到胸前,时而又突然抬起来,到后来他既不作答,也不说话了,摇摇晃晃地移动着脚步,像个醉汉。哥尼纳凡看着他,原来他边走边睡着了。

见状,哥尼纳凡没有叫醒他,而是搀扶着他,把他送回到他的窝里,又用沙子好好地把他埋起来。

东风破晓,晨曦初露,大家都被哥尼纳凡“邓肯号!邓肯号!”的叫声惊醒了。全都一骨碌爬起来,“乌拉!乌拉!”地高兴不已,奔往岸头。

果不其然,离海岸约5英里处,邓肯号收起了全部船帆,低速航行。烟囱冒出的烟与晨雾融合在一起,一片朦胧。海浪之大,像这样吨位的船是不能驶到沙滩脚下的,不然会十分危险。

哥尼纳凡拿起巴加内尔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船的动向。蒙格尔斯肯定还没有看到小分队的人,因为船仍在继续缓缓前行。

见状,塔卡夫往枪里装满火药,朝着游船的方向放了一枪,然后,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见对方半天没有作出反应,这印第安人又连放了3枪。枪声在沙丘上产生了很大的回声。

终于,游船作出了回应,腰部冒出一股白烟。

“他们发现我们了!”哥尼纳凡高兴地叫起来,“邓肯号在开炮!”

岸上的人们欢呼起来。

几秒钟后,隆隆的炮声传到了岸上。立刻,邓肯号升帆转向,加大马力驶了过来,并想尽可能贴到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