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菌株(1)(第4/4页)

陈易轻轻的笑了,语气重新变的彬彬有礼,道:“吴教授,咱们启程吧?”

“还去?我帮您打电话。”吴芳宇觉得陈易太难缠了。

“得去,您要是不去,人家推说忙怎么办。”

吴芳宇没办法,他原本还想给老朋友打电话,推了陈易呢。

两人上了猛禽,吴芳宇好一阵不自在的扭动,换来小蜥蜴的阵阵抱怨。

不过,吴教授的不满情绪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在江宁农林大学的生物实验室中,陈易用手中的盒子,给吴芳宇和周后元表演了矿石变金属的“把戏”。

将神盒埋在一堆矿石中,1个多小时后取出,就能从它的开口处倒出一个规整的金属锭,重量足有15公斤的紫铜,纯度相当之高。

“太神奇了!”吴芳宇惊呼出声,他开始后悔介绍别人给陈易了,口中不由的道:“我在细胞工程方面,其实也有不少了解的……”

这样的研究做好了,比驼兽克隆还要强。

“您做监理。”陈易早就想好了。

实验室的主人,周后元教授托了一下眼镜架,完全收起了脸上的惊讶,问:“陈先生,您这是放心不下我?”

陈易未答,而是念书似的道:“你必须和我个人签订一份严苛的法律文书,保密并保证由此菌株衍生的一切权利和成果都归属于我,并在资金使用上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和吴芳宇教授的双重监督。”

“太过份了!”周后元教授正是年富力强的50岁,掌控着一个国家级实验室,有着相当的学术界地位,只见他甲字脸的下巴一翘,立即作出不畏权贵,拂袖而走的样子。

陈易站着没动,给自己挂了一个聆听卷轴。果然听到周后元教授在自言自语的安慰自己:他马上就屈服了,他马上就屈服了……多好的菌株,应该公诸于世,公诸于世……

陈易不易察觉的扯动了一下嘴角。

所谓的教授和专家,在人格品性方面与普通人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读书比较多而更正直或更有品味。当然,他们因为生活无忧且地位较高,在一些小问题上会表现出世外高人的姿态,可是当面临切身利益的时候依旧是庸俗化的。研究一个特殊而有价值的菌株,并将其公诸于世,将大大提高周后元教授的声望,这要比简简单单的为某个公司研究出某个专利更有意义。毕竟在中国,这种计划外的收入是不高的。当然,如果菌株是周后元教授本人的,他大概会想方设法的保密并申请专利吧。这是完全从本人利益角度出发的考量,对于投资人的利益,他完全没有考虑进去——资本家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有什么资格提条件。

陈易并不介意周后元只考虑自己的思维模式,全世界的专家教授都是一样的思维模式,若有不同,也是因为利益来源和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并非是道德品质上的不同。

江宁农林大学的国家级实验室有过细菌冶金的研究,周后元亦是其中执牛耳者,要是没有吴芳宇的介绍,今天还不一定能见到人呢。

僵持中,吴芳宇极希望周后元能真的拂袖而走。

然而,此事终究是不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