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智商150(第2/3页)

他是做过功课,只是理由偏颇的令人吐血。

那学生别看是研究生,被他一瞪,心里还不禁发毛,声音放小道:“他的大徒弟是建国后才收的。”

陈易失笑,这就不用看了,绝对是个假货。

其他不熟悉紫砂壶的学生,集体发出嘘声。

郎教授装作严肃,继续看了一会,道:“虽然不是顾景洲徒弟的,但也是个有年头的精品。”

罗小山眼睛一下子亮了,没忍住,问道:“值多钱?”

教授记得他的脾性,慢之再慢的想了想,道:“2万块肯定是值的。”

“唉。”罗小山气恼的坐在椅子上,道:“看来我的大学梦想是破灭了。”

郎教授不理他,将他的紫砂壶在桌子上放好,问道:“高考成绩快出了吧,你们两个考的怎么样?”

“没大问题。”罗小山无所谓的回答。他可是整整用了四场考试的耳机,这算是谦虚的说法。

陈易笑了笑,实话实说道:“考的不错。”

他有九成九的把握,这次考的要比模拟试还要好。超过640分的成绩若不说好的话,那才是矫情了。

便是用高科技的学生,限于传输的复杂程度和作弊的难度,通常也不会有非常高的分数。

郎教授“唔”的一声,道:“有没有兴趣做个测试?”

“测试?”陈易心里想的是,怎么又是测试。

郎教授没回答,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卷子,递给他道:“就在这里做,20分钟30道题,可以提前完成。”

麻烦人家好几次,陈易想,既然要做,那就做做吧。

摊开卷子一看,竟然又是智力测验。

这是什么日子?

其他学生也是兴趣大增,那女生先问道:“教授,是什么题目?”

“你想做?也可以试试。”郎教授又递给她一份卷子,问道:“其他人呢?谁要是能做对23道题,我有好事介绍。”

“我也要一份。”大家都颇有兴致的拿了一份来做。

陈易大致的看了看题目,比盛世蔷薇的题目更单一,但数量更多。郎教授不是什么危险人物,说有好事,想必不假。他这样考虑,几乎是习惯性的用手轻轻抹过膝盖的裤子,撕开了一张3级智力卷轴。用的时间久了,也习惯了卷轴的存在。

在场的只有卢帆和胡方没有拿卷子。罗小山奇怪的问他们道:“你们不试试?”

“试过了,一次就够。”回答的是胡方,他说完就双手抱胸,与卢帆站在一起,看着众人答题,一脸的诡异微笑。

陈易才做了一份智力测验,多多少少显的熟练了一些,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说起来,智力测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正常人一般都能肯定的答出30%以上的题目,就像是考试那样,但能完成90%的人和只能完成10%的人一样少。其目标总是希望整体呈现正态分布。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在智商测验中成为前列2%的人,在现实中又远比10%或者1%来的少。因为在世界高速运转的今天,人类的大多数都已成为了社会的螺丝钉,他们的智力,永远都禁锢在了狭窄的区间内,没有机会发挥——中国8亿农民,数千万赤贫,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无产阶级们,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一辈子都无法登上世界级的舞台,他们从未有成为分母的机会,自然也没有成为分子的可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都不知道什么是门萨。

智商测验的百分比,从来都是一个不公平的百分比,正如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物一样,它是主导者所在世界的百分比。

换言之,在这颗以美国为主导的蓝色星球上,不能在北美登台亮相的人,就没有机会将自己列入真实的1%当中。

因为连智商测验的标准,都是白种人制定的。

山野村夫中有藏龙卧虎之士,可惜人的寿命及不上龙。人若在浅水中,不努力拼搏上岸,就只能死在浅水中。

2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每个人都完成了卷子,并显的得意洋洋。由于智力测验是英国人最早开始进行的,所以到了后期,为了评断其他人种的成绩,多习惯采用图案式的题目,仅对英语系国家采用语言类题目,之后再增加的其他种族语言,则略偏向于简单。

至于图案类题目,由于人的大脑固有的结构,大家总能用千奇百怪的直觉来解释自己的选择,故而在全选择的测验结束后,每个人都自我感觉良好。

“至少能拿多半的分数。”范同率先说话,将卷子递给了教授。

习惯了及格万岁的年轻人们,对80分就有着异乎寻常的崇拜。23道题不过是76%的正确率。

郎教授微微一笑,没接他的卷子,只道:“23分才算是高分,十三四分就不错了,10分是普通。”

说完,直接拿出答案分发给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