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钱人要担心了(第2/4页)

也有一些西洋收藏。如欧洲大陆15世纪的宽刀,公元2世纪罗马的焊纹刀,8至10世纪的加洛林王朝的刀,还有中世纪德国的克林根塔尔花纹刀,19世纪的美国艾姆斯制造刀,还有一种土耳其用的刀:马蹄手柄头,刃在内弯面的弯刀,与大马士革刀外弯刃正好相反。以及D字形、串字形和土字形手柄的印度刀等。

在欣赏宝刀的时候,陆续有人在由两把凶气逼人的大长刀交叉成辕门状的平台上演讲。

历史学家说:“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五千把;孙权则命造刀一千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八千把。西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国时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活捉马忠。”

鉴赏家说:“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生前的佩刀,全长105厘米,刀身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

化学家谈到了历史上刀的元素成分的分析,钢、生铁、熟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要如何配比才能产生最好的韧性和强度。

数学家从刀的长度、重量、弧度、几何形状等方面证明了在杀伤力方面,刀才是真正的兵器之王。

文学家谈到中国刀的流传以及历代诗人对刀的赞誉。还提到“君子用剑,盗贼用刀”的争论。

刀会到了最后,是最精彩的高潮。

先是一个少林武僧表演了一套眼花缭乱,令人叹为观止的少林双刀十八滚。那真是如清朝诗人郑世元描写:“秋水飞双腕,冰花散满身。柔看绕肢体,纤不动埃尘。闪闪摇银海,团团滚玉轮。声驰惊白帝,光乱失青春。杀气腾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萧飒满苍旻!”

又有一个几乎还没刀高的小姑娘,使一把雁翎刀,舞得是天花乱坠,刀光笼罩全身。旁边一人当头泼了一桶水,片刻过后。她一个漂亮的护刀收式,身上居然滴水不沾!

然后出现了一个带着一把菜刀的国家级厨师。他融会贯通了切丁、花纹、斜片、切块、切丝、象眼、剁茸、做球、切粒、兔耳、切条、切段、马耳、切花、切片、交叉切等刀法,先是用一颗大白菜切成一艘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然后又用豆腐雕刻了一座让人身临其境的五角大楼,又用萝卜削出了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那把菜刀在他手中飞旋往复,风声呼呼。

身旁一个隐藏不露的高手,留着一头长发,气质文雅。他伸出一双秀气白皙的手,居然用削金断玉的“手刀”切断了现场一块厚两尺有余的磨刀石。显然是用气借力的内功高手。

至此,刀会快要大功告成了。

临散场前,朋友们都对刀王的藏品和他的热情招待赞誉不已。

这时,会场的角落里忽然有个人高声叫道:“可惜了,枉称刀王,却漏了那独一无二的宝刀!”

这人中气充沛,一出声正如宝刀出鞘,寒光凛冽。

“你是什么人?居然敢轻蔑刀王的藏品?”那个厨师握着菜刀,怒气冲冲地说。

“哈哈!那宝刀你不但没有,恐怕连见也没见过!”那人意犹未尽地又加了一句,“不仅没见过,你根本对那宝刀是一无所知!”

众人一片哗然,刀王拥有的刀可谓天下第一,他自然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刀,但恐怕世上的好刀也看过十之七八!

那人朝刀王径直走了过来。那是个满脸胡子的年轻人,眼神十分犀利,身材虽不高,但十分健硕,就好像一柄生冷决绝的短刀。

现场不少人手中已经攥紧了本来用来当纪念品的小刀,万一年轻人动武,立刻保卫刀王。

刀王自然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先是悚然一惊,而后立刻恢复了镇静,用十分和气的声音问:“你说的宝刀是什么刀?在下平生阅刀无数,也曾环游全球,走过各大博物馆,拜访过许多藏刀名家,更读过无数的兵器著作……”

“哼!那刀,你肯定没有!”年轻人说完,转身就走。

人群中有人议论纷纷,似乎有人已经知晓来者的身份。

刀王岂肯放过此人,踏前一步,伸出鹰爪“嗖”地叼住了那年轻人的手腕。

年轻人回身漫不经心的一个踢腿,似乎只是一匹缓步的骏马伸了伸筋骨,刀王却识得他防御得恰到好处,只好松手,化爪为掌,身体前跃,一个刚劲十足的手刀。

那年轻人走得也快,转眼就到了门槛,刀王的手刀似乎还差了远远的三十厘米,但偏偏年轻人的上衣后摆被强烈的手刀引起的劲风倒卷了起来。这一卷真是骇然,通常出掌,掌风向前,但刀王一掌却是把年轻人的衣服“吸”了过来!

刀王刚刚好抓住了年轻人的后摆:“先生留步,说说是什么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