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马行空(第3/24页)

姬继昌作一个手势,2000名船员无声地散开,分别进入圆形船壳上嵌着的蜂窝形房间,不过房间不再是六边形的,而是标准的透明球。一共有2000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按三人舱设计的,但只住一个人,所以船员们住得很宽敞。埃玛领鱼乐水到一个房间,说:

“你这几天暂且用我的房间吧,这儿的生活设施备得比较齐。”

她帮鱼乐水把不多的随身物品安顿好,然后领她来到船艏的指挥舱。舱内有船长姬继昌,还有其他船的船长们:康平、埃玛、卡普德维拉、田咪、马鸣、凯赛琳、奥芙拉、阿瓦廖夫,他们是来实习的。只有习明哲要准备《雁哨号》的起飞,只能遗憾地放弃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埃玛的实习职务是描迹员,不过眼下还用不上描迹工作,姬继昌安排她作鱼乐水的导游。虽然鱼阿姨这些年来耳濡目染,对有关虫洞飞行的技术已经十分精通,但她的了解多是理论性的,细节不一定熟悉。

在飞船的“鱼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广角大视场画面,向他们展现着前方旋转着的星图。现在飞船是处于同步轨道的切线位置,蓝色的地球嵌在星图的下方。指挥舱的四人在微重力下做着启航的准备。实习大副卡普德维拉按下小蜜蜂的遥控按钮,窗外,淡蓝色的光芒照亮了暗淡的天幕,那是小蜜蜂飞船的喷焰。《天马号》缓缓地转动身躯,从水平位置转到尾巴朝地球,头部朝外。埃玛介绍说:飞船马上就要启航了,现在是在等待起飞窗口。同步轨道上的飞船随地球自转,等转到船艏对准牧夫座的时候就要启航,因为《褚氏号》和《诺亚号》都是沿这个方向向外飞的。“鱼阿姨,窗口到了!”

牧夫座的亮星大角刚刚转到广角镜头的中心,《天马号》微微一抖,船艏爆出一团亮光,镜头下方的蓝色月牙(地球)立即无影无踪。星图也变了,现在它不再旋转,明亮的大角星始终保持在镜野的正中心。鱼乐水知道飞船已经启航,此刻地球可能已经被甩到百万千米之外了。但飞船起飞得过于“轻易”,她不大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便疑问地看着埃玛。埃玛笑着,低声说:

“没错,飞船已经进入虫洞飞行状态。不过眼下是断续飞行,所以你还能看到前方的星图。”

她对大副做了个手势,大副点点头,按下一个按钮。前方的星图立即消失,代之以一片白蒙蒙的混沌。很难用语言描述这种混沌,它不是完全的空无,似乎有白光的湍流在暗中涌动,但这些涌动又是不可见的,也把其外的星空完全隔断。埃玛说: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激发状态下的视野。在真空洇灭瞬间,虫洞外的星空被隔断,只能看到真空洇灭所转化的白光,于是呈现出这样的混沌。为了观察前方,飞船电脑会把这些时间片断剔除,只留下飞船激发空档中能看到的视野——当然,只能在飞船断续飞行时才能做到。”

大副把星图恢复正常,仍是那幅不变的星图,明亮的大角星稳稳地呆在星图中心。只有星图右下角的一颗亮星明显有变化,其位置在向外挪移。鱼乐水定睛辨认,认出这是半人马座的南门二,目视星等-0.27。它因为离地球最近,只有4.35光年,所以这几分钟的飞行已经让它的位置有可观察到的变化。鱼乐水问:

“眼下的船速是多少?”

“对于这艘亿马赫飞船来说,即使以断续飞行方式,其平均船速也能达到千万倍光速。不过眼下船速非常低,只有千倍光速。化学动力时代的人们真可怜啊,我们要找的《褚氏号》飞了28年,才飞了300亿千米左右,合0.003光年。天马号即使以这样低的船速也只用几分钟就能追上它,一不小心就飞过啦。”

像是为她的话作证,实习瞭望员马鸣忽然说:“褚氏号!我看到它了!”

《天马号》瞬间停止激发,也在瞬间停了下来。但它已经超过《褚氏号》,大家通过透明侧壁看着后边。左后方出现一个小黑点。黑点迅速追上来,身影也迅速扩大。现在已经能看清它的模样了,前方是巨大的框架式船身,白色的铠甲映着星光,船后,细长的喷管有如蟋蟀的尾须,但没有尾焰,此刻它是依靠惯性飞行。它以每秒40千米的速度闪电般掠过静止的天马号,然后迅速变小,又成为众多星星之间的一个小黑点。鱼乐水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曾是化学动力火箭一朵奇葩的《褚氏号》,用最高速度整整飞行了28年,《天马号》仅用它的“爬行档”,竟然在短短两分多钟就追上了它!虽然她熟知两艘船的技术参数,但当数字转化为直观形象,仍然让难以接受。

《天马号》抖动一下,船尾八个小蜜蜂喷出蓝色的尾焰。埃玛赶快扶鱼乐水调整好身体的方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