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外交攻势(第3/4页)

印度政府也明白这一点,几乎是处于绝望当中,不得不面对在粮食的危机下,国家四分五裂,变得混乱不堪。每天都是斗殴和枪战不断,幸存的六亿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锐减到不足五亿,几乎是在内耗中死亡了上亿人。

第七次凶兽倒地,又是更一步压缩着印度的生存空间,人口再一次锐减到四亿左右。

上位者们,自然是巴不得多死一些人,也好减轻粮食带来的危机性,多一个人,可是多一张嘴巴。所以街头上的屠杀,还有相互间的大打出手,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动则死亡就是成千上万,像几十人的死亡,不过是大海中的一个浪花罢了。

可是四亿人,依然是在印度承受的范围之外,局势还是越来越恶劣。

从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中,印度刚开始也明白中国邻居同样是陷入到困扰中,可是这种困扰只是维持了半个月,然后又恢复到了最低保障标准。这种变化,自然不可能逃得过间谍们的眼睛,只需要留意收集,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玄机,扫荡了整个鄂省的中国政府,在粮食上,又变得财大气粗。

获得这可靠消息的印度政府,每一个高层官员,都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仿佛这些粮食就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印度政府马上就心思活络起来,以前是因为彼此都困难,不捐赠点粮食还说得过去,现在你们吃不完的粮食,再不捐赠一点,这就说不过去了,这叫没有人仁,没有国际人道精神,没有丝毫礼仪之邦的风范,更没有身为人类见死不救的精神。

于是一份份要求中方展开救援的传真和电话,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在中方高层的案台上。

现在情况才好转一点,谁会理会印度阿三,但考虑到双方边界安全问题,在回复上还非常的克制,一再说明粮食的缺口还很大,自顾还不及,没有办法伸出救援之手。

明显,中方的回答,不能令印度政府满意,直接就是将一份情报人员获得的数据传真过去。

“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了,必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拿出到粮食。”印度总理发出来的话,被认真执行,残余的战斗机组成一个庞大的机群,不时出现在边界上。然后大量的地面部队结集于大雪山,做出来的样子,就是将要跨越中印边界,进入西省。

为了获得粮食,印度政府开始向中方施加压力,采用军事行动来威胁。

在印度政府看来,中方都是软弱无能之辈,一次次历史中证明,哪怕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只是发表一通谴责而已,也就是嘴上磨磨皮子。别看采取了军事行动来威胁,到头来,中方最后面肯定是妥协。像这种大路,世界上各国都熟悉不过了,反正事实也就是这样。

当然,物极必反的道理,印度政府还是知道的,过火的威胁,会导致意想之外的结果。在一面采取军事措施的同时,一面派出外交使团,带着无数贵重的礼物,向着甘A市飞去,进行必要的攻关。

破釜沉舟的时刻,除了粮食,其他都是一些无用的破烂,正是这样,印度使团所携带的礼物,绝对是一笔惊天巨财。

抵达了甘A市的印度使团,开始根据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四处拜访重要领导和官员,在一份份惊的礼物砸出去之后,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一些人愿意在这一方面上努力,尽量让政府同意针对印度政府的捐赠。

甘A市的夜晚,某处并不起眼的酒店里,此次印度使团的团长拉克斯曼外交部长正揣着酒杯,说道:“李主任,我们两国自古都是邻居,邻居有难,自然要伸出交谊之手。现在我国人民正身陷到水深火热当中,四亿人民正眼巴巴地看着,希望得到东方国渡的帮助,渡过此次危机。”

李主任已经五十多岁,身为少数的高层人员之一,他的话语权很大,又是担任着主管后勤的副部长,只要他同意,这件事情也就基本上可以定下来了。关于更上层的说服工作,自然是李主任的事情。

能够混到这种位置,早就是人精了,李主任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粮食状况也是刚刚有所好转,恐怕这件事情,是不会获得国务院批准的。而且你们一开口就是五万吨,这根本就不可能。”

拉克斯曼并没有说话,而是打了一个指响,一名侍从走到房间里,将一块白色的布给扯开,顿时整个房间被照成了金黄色。

李主任见过大风大浪,可是这面对这叠成小山一样的金条,还是感觉到有一种窒息感,望着这小山一样的金条,呼吸几乎停止,两只眼睛睁得巨大,手脚已经颤抖了。这可是金山啊,以现在市面上的金价,这里的金条,至少也值近千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