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保驾护航(第3/3页)

周立明站在候机室的巨大玻璃窗前,望着这鱼贯而入的车队,脸上也是露出淡淡的笑容,毕竟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车队的出现,整让整个机场都沸腾起来,不管是飞行人员,还是地勤人员,无一不是拥抱在一起。粮食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清楚,从日渐减少的配给中,脑袋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粮食已经成为了一个隐隐浮现的危机。

现在车队的回来,上面满车的粮食,肯定能够解决掉这个即将出现的粮食危机。

七八百吨粮食,在七亿人面前,只是杯水车薪,可是同样地,七八百吨粮食,也不过是豫省这个最大的粮仓中九牛之一毛。从国家数据中,这里粮库储存着的粮食,足够让七亿人半年所用,省着点,支撑着七八个月,并不会是问题。

卡车按照运输机的编号,将粮食卸载到运输机里。

运输当然不可能是装满一架运输机就起飞一架,这样会对护航的战斗机和超级战士都造成人员的紧张。所以七八百吨粮食,只是三分之一的运输机装满了而已。卸载完成的卡车队,又是离开机场,继续返回豫A市。

其实算起来,大陆的军用运输机能力,确实是有些尴尬,最大的载重量,也只有几十吨而已,而且大多是老式的运输机种。

在周立明的眼里,要是国家能够弄到安—225这款运输机,才叫真正的运输机,超过300吨或者2000人的运输能力,也许就不必像现在这样的麻烦。可是安—225运输机,世界上仅仅是两架,以俄罗斯现在的情况,怎么可能会卖?

像这种级别的运输机,哪怕周立明想偷或者抢,也没有办法,因为它太庞大了。弄到它的设计图这些,更不太可能,毕竟这种庞然大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数百个部门间的配合才可以制造出来,而且一些技术条件,国内还远远没有达到。

只要想到科技力量,连周立明也只有摇头的份,安—225运输机88年就投产了,可是它现在的技术,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陆和人家的差距,确实是太大了。像这种科研力量,不是短短几十年就可以赶上的。

两个机械师的军事力量,他们将会在清除掉凶兽后,转变成为护卫队,到时候的运输将是陆空一起。

装载完毕数十架运输机,已经是运输机抵达的第三天清晨了。轰鸣的发动机声响,再一次出现在机场上,忙碌的地勤人员,将运输机的油箱给灌满,又是给一架架战斗机给加满了油,又在起飞员的导航下,一架架离开了机场。

这一次不仅仅是由战斗机来护航,护航队伍中,还有着整整两个战队一百名超级战士。

运输机确实是太脆弱了,护航力量自然需要强大一些。

周立明一直是飘浮在空中,等到所有战斗机起飞完毕后,运输机才紧随着起飞,在天空中同样是编队。趁着运输机编队的时候,周立明直接飞到其中一架运输机的机翼边上,然后靠在机翼与机背连接处,显得悠然自得。

运输机编队的飞行速度很慢,但空中的气流,呆在光滑滑的机翼上,气流足够将一个人给掀飞。

可是周立明却根本不在乎这些气流,相比起自己飞行超过二千公里的时速,那时候的气流才叫气流,换了普通人,这么高时速下的气流,绝对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锋利刀利,足够将普通人切成无数的肉片或者肉块。

连二千公里的气流都无法对周立晨造成什么影响,更不用说现在只是区区几百公里时速的气流了。

一直护着运输机的一百名超级战士,他们都是拥有飞行能力的,而且最低要求时速也要在七百公里的时速。此时的他们,每两人负责一架运输机的安全。可是他们只能是在运输边上飞着,不可能像周立明现在,大摇大摆地坐到运输机上。

所有到来的超级战士,都是由军人改造而成,拥有铁一样的纪律,他们有着严格的队伍分配,不可能像周立明这样无纪律无组织地任着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做一件事情。

当其他超级战士见到周立明这个陌生人,而且没有穿着军装的超级战士大摇大摆地坐在运输机翼上时,全都是脑袋转不过弯来,有些惊愕地望着周立明,像是碰上什么怪物一样。他们绝对不会想到,竟然有人敢这么做。

虽然坐在运输机的机翼上并不会影响运输机的飞行,可这种行为,绝对是挑战军队的钢铁纪律。

“靠,这人到底是谁啊,这么牛叉?”

傻眼的超级战士们,只能是发出这么一声感叹,真不知道一会儿他会不会队长给掀起来,然后砸到下面几千米的地上,让他好好地清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