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第2/2页)

"你们这一代轻视一切"

"好了老头儿,我们不谈历史和哲学了。我告诉你我在干什么。"

"没兴趣。"

"这台仪器发射出两束激光,在遗体的大脑中的一点汇聚,另一台仪器接收这两束光的干涉条纹。"

"类似于全息摄影。"

"看来您不是什么也不懂。这实质上是一种全息摄影,但是它的精密度达到分子级。同时这两台仪器还对所摄物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以记录其分子结构。这一套系统合起来叫三维记录仪,在分子级精度上,它可记录所摄对象的全部信息,包括了对象在每一点上的分子结构。这台仪器是我从朋友那儿借来的,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下面这件事:我所在的研究院最近搞出了一个全息仿真软件,这个软件可对三维记录仪记录的信息进行分子级仿真。比如用三维记录拍摄一瓶牛奶吧,把摄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电脑就可在分子级别上摸拟牛奶的变化。三天后,从屏幕上看看那瓶以电脉冲形式存在计算机中的牛奶,你会发现,它变酸了。"

"无聊。"

"牛奶是无聊,但人的大脑呢?如果把人脑的三维记录信息输入计算机,会出现什么?老头儿,如果现在你还无兴趣,你就是个木头人了。"

"会出现什么?"

"不知道,所以我来试试。"

"为什么不用你的脑子试?"

"要能当然好,但活的生物体的分子时时刻都在变化,活着的大脑中的分子变化更是频繁。前不久必须将被摄物放置于液氦中,用低温抑制其分子的热振动才能进行拍摄,现在发展到能对常温物体拍摄,但对处于高温和剧列化学反应中的物体,还有生命体,都无法进行分子级三维全息记录。"

"可以去医院太平房。"

"去过三次,还去过两次火葬场,已对五个死去的大脑进行了分子三维记录,加这个是第六个了。"

"你这事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完?"

"你看,屏幕上的红色区域是已被记录完毕的,照这样下去需要三个小时。但这一段时间仪器和水晶棺不能受到频率大于20赫兹,振幅大于2。5微米振动,否则会破坏已建立的分子坐标系,扫描必须重新开始。昨天我的同事对一块白垩纪三叶虫化石进行拍摄,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却前功尽弃,振动来自苏联阿尔拜疆共和国一个废金矿中的地下核试验。但愿以后三个小时中他们别再试了,世界和平万岁!"

这时是凌晨0点30分,新月正把它柔和的银光撒在天安门广场上。广场上一片宁静,一只失眠的萤火虫在广阔的草坪上一闪一闪地飞着,空中一只已熄了灯的广告飞艇一动不动地悬着,在月光中像一只浮在夜空的橄榄;广场周围过去时代的建筑在静静地沉睡,再往远处,林立着本世纪初出现的摩天大楼群。出于保护北京古老的文化环境这样一种愿望,这些高层建筑大部分是按二十世纪出现的光亮派建筑的风格设计的,摩天大楼的表面是一层铅合金镜面,以通过反射与环境协调。现在,大楼的镜面反射着月光,如同夜色中一根根晶莹的巨大水晶柱,使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月光下蒙上了一层梦幻色彩。

这是公元二千一百八十五年六月十日凌晨。

这时,地球仍是天上的一颗星。

这时,北京仍是地上的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