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无解的“暴风号”(第2/2页)

从1公里到300米,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粒子的散布形状受战舰航速影响,受附近天体引力影响,受战场整体R粒子浓度影响,有着多达数十个相关参数。只有完全精确地掌握这些参数,才能把定位精确度提升到直径300米以内,但这就需要比现在更加先进的战舰传感器技术,才能准确采集数据。

总而言之,根据军事科研人员的预测,十年之内,“隐形战舰反制学”还不能完全实用化,仅仅是提供一个理论依据,还需要后人的持续努力。

再退一步,就算定位精确度提升到300米以内,也只是确保能够命中光学隐形状态下的“暴风号”。要想击沉这艘战舰,前提条件是“暴风号”不开启R粒子护罩。如果要想击沉开启了R粒子护罩的这艘隐形驱逐舰,定位精度必须进一步提升到120米以内。

120米这个数字可就非常了不得了,已经比驱逐舰200米的长度还要小一些,只是在横向或者纵向相当于3艘“暴风号”并排。

“暴风号”的阴影区可以扩散到直径上千公里的范围,要想定位到这种程度是极其困难的,需要科技出现划时代的进步才有可能。

说到底,在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处于光学隐形中的“暴风号”就是无解的。

当这艘无解的“暴风号”穿过雷区,便如放虎归山龙游九天,想要再次抓住这样用雷区将其围困的机会千难万难。

如果同样的事情是发生在新亚洲共和国,英勇的共和国军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会想方设法将其留下,绝不会出现基美克护卫队这样的怂样。不就是最后一柄斩舰刀,不就是以舰桥人员的生命为代价,从战略层面来看,这点牺牲都是值得的。

在这种战争年代,就算还不至于人命如同草芥,但也不应该像UAC联邦那样虚伪地标榜人文主义精神。空有强大的国力和军力,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军人意志精神,实在是可惜之至。

客观地说,站在敌对的立场来看待“风暴”与“暴风号”,其威胁远大于一支一线舰队。UAC直接或者间接因为这个传奇组合而损失的兵力早已超过一支舰队的规模。而如果放他们离开,今后UAC联邦军还会有更多的损失,并且绝不止一支舰队。

如果不是这该死的人文主义精神作祟,让军人更有血性一些,今天“风暴”与“暴风号”绝对没机会逃离这片空域。

UAC只能怨自己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