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缺心眼是通往成神的必经之路?(第2/4页)

这两天莉莉娜似乎也很忙,但不是忙着生命女神的传教,而是忙着给小乌鸦灌输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知识,《关于神的自我修养》,《论为什么有人不信你》,《论有人不信你的时候该怎么让他信你》,《论如果丫还不信你你该怎么让他信你》,《果断的末日》,各种课程轮番上,那个伪萝莉大主教俨然已经完全沉浸在毁人不倦的乐趣中了,而让人无奈的是小乌鸦本人对这些胡扯的东西竟然还颇感兴趣,整天捧个小本本跟在“莉莉娜姐姐”身后——虽然她不会写字。我有心将小乌鸦拉出莉莉娜的魔爪,但冰蒂斯告诉我们,莉莉娜的课程基本上还是有用的——就是课程表的安排有点问题。考虑到我们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人来教小乌鸦如何作为一个神,也只能让莉莉娜这么教着了。

当然,每天莉莉娜的课程结束之后,由我或者姐姐对小乌鸦的三观进行重塑还是必不可少的,那傻鸟很乖,并且相比听莉莉娜神神叨叨的教育,她更听姐姐和我的话,这算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儿。

而我,则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五舰队的安置上。

可可基纳和他的舰队已经在泛银河文明共同体的巨型星港中接受了第一轮紧急抢修,他们应该感谢文明共同体那独具一格的科技混搭技术和几乎囊括数千种生命形态的族群体系(后者让文明共同体的工程师在抢修各种维生设备时有巨大优势),这让他们濒临宕机的数艘最大殖民巨舰在抢修之后能多运转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正好可以给新伊甸联邦那边更多的缓冲时间,让后者能把更多联邦巨舰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以适应第五舰队的需求。新伊甸联邦的殖民巨舰在这之前已经弃置了将近两年,它们是当年克普鲁大撤离之后留下的,在人类和普罗托斯两个种族重新在星球上建立家园之后,那些一度被当做太空避难所的巨舰就一直停放在他们的星系深处,充当纪念碑。用雷诺的话来说,他们从未想过这些纪念碑竟然还有再次派上用场的一天。

我觉得从某方面讲,新伊甸联邦的人和第五舰队经历上是有些微类似的。前者也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逃亡,并且在那之后度过了他们历史中最艰苦的太空避难和家园重建时光。尽管联邦的逃亡比起第五舰队的万年苦旅来几乎如同眨眼一瞬,但最终结果是:新伊甸联邦是帝国诸多附庸种族中唯一一个拥有殖民巨舰和太空避难所建造经验的。文明共同体虽然在种族组成和科技结构上和第五舰队有些类似,但前者却完全没有殖民巨舰之类的技术。

在我的计划中,文明共同体和新伊甸联邦将和帝国一道,承担起对第五舰队,甚至整个流亡者群体支援的重任,就如帝国高调介入第五舰队的援助行动一样,他们也必须高调行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有所规划,其他几个附庸种族也会参与其中:艾泽拉斯救世军,维迪斯军团,教会部队,以及其他数十个已经被纳入军统部管理的仆从军军团(他们是在这些年中与帝国接触,并因潜在实力而新近晋升上来的宏世界杂牌军……好吧,其实所有仆从军都算杂牌军,只不过这些小军团更杂),都要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对流亡者的协助中,而且很快,带着帝国徽记以及各个兄弟世界标志的援助物资就要源源不断地涌入凯鲁达克的物资调配中心,并进一步发放到流亡者们手中。

这些计划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但绝对不是头脑一热的想法。珊多拉一开始还表示了不解,因为我这些方案多多少少有点不符合当日和议会商议的结果,而且在珊多拉看来,我的计划充满了没用的细节,并且会在联合各个仆从军行动的时候“浪费”掉大约百分之十的资源,原本帝国轻轻松松就能独自解决的事情却要下放到几十个附庸世界,这是某种形式的浪费。但是我有自己的考量。

就如一开始便明确的那样,帝国对流亡者的援助本身其实是件小事,对新帝国如今的实力而言,要让全体流亡者吃饱饭住好房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这整个援助本身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要远大过它的物质意义,尽管我对政治之类的事情很不感冒,但“拉拢人心”四个字还是知道的。所以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不是如何在援助过程中尽可能省钱,而是如何在这难得的一次援助机会中,尽最大可能扭转流亡者和帝国之间的关系。

于是,哪怕为此多投入一点资源也无所谓:我坚信这物有所值。

我要营造的,或者更直白地说是给流亡者们“展示”的,不仅仅是新帝国的亲和一面,我还想让他们看到帝国现在的附庸种族的状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帝国的仆从军总是用“兄弟世界”来称呼自己战友们的故乡。让他们直接接触那些相互之间如同兄弟一般并肩作战、相互支撑的帝国眷族,并且……慢慢让他们的民众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到这些眷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