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 2(第2/7页)

这位在国会也相当能言善辩的委员,涨红了脸大声吼道:“两天时间?你认为有这样的闲工夫吗?在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

“正因为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所以才有这样的必要。我知道大家都有很强的理解力,虽然草率地讲一讲,一段时间后,凭着自己的悟性,你们也能大致了解现象的性质。但是,在你们还未理解的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也许你们认为,只要完成了基本的工作,勉强保住体面,其他的会由经验丰富的官员来摆平。不过,至少就现在这个现象的性质来说,不管具有多么丰富的经验,都不可能有久经沙场的老手。我们只能阶段性地去理解……”

中田把刚才从电传机里吐出来的纸,递到委员的面前。

“你看看吧。今天早上发生的地震,所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初步统计结果出来了。已经确定的数目就达几十万人,这个数目若 与东海以西的人数相加的话,会轻易地超过一百万吧。如果计划委的全体成员,对现象的性质理解得再透彻一些,并知道如何利用预报的话,这个数字至少会减少十万或二十万吧。不是完全地依赖预报,而是以它为参考,并在把预报里没有的现场的各种征兆考虑进去的前提下,来做到最大程度的适当判断。总之,综合计划的制定,不仅只是把必须撤退的人数,与运送手段机械性地结合起来,而应该还有更有效的做法。”

“那你说该怎么做?”委员表情生硬地盯着中田。

“两个人一起跳绳的游戏,您玩过吗?”

“你在嘲讽我吗?”

“我没开玩笑。如果对绳子挥动的周期,也就是对绳子的性质 很了解的话,就不会被缠住脚或绊倒吧。大变动的道理,也与此相同。喂,请把图像调到这边显示装置的终端。”

中田把手伸向开关键盘,把由电脑室传送过来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我用放大投影装置,把它投影到屏幕上,看看吧。瞧,能看明白吗?接下来,在东北的北上山断层带,将会产生大的水平断层。估计其影响会波及到北海道的石狩平原。从三陆海岸到北上山地的东半部一带,则会沿大洋倾斜而开始滑动。日本海沿岸这边还比较安全,所以,现在应该适当地中止在札幌和仙台这些城市进行的装载工作,而让他们紧急避难。在最后的五天期限……”

“这一切真的很准确吗?今天早上的地震,可是比预报的日期提前了三天……”

“这次的准确度提高了,应该会达到发生时间前一周再加减二十四小时的程度吧。因为那个中央结构线地震的发生,预报精度大幅度提高了。它本身就属于具有这种性质的现象。你明白吗?另外,目前在中部地方,乘鞍山系发生火山爆发的危险,正不断增大。今天早上的地震将成为诱因,在十二小时以内,也许会发生大的喷火吧……”

“在哪里发生?什么时候发生?会按怎样的日程发生?这些信息都没有吗?嗯?”委员为难地说,“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我才能尽可能安排避免危险的撤离日程。难道使用如此先进的计算机和设备,你们这些专业学者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您这样说,本身就证明您对这种现象的性质,对计算机的性质以及科学的性质并不了解。”中田略带揶揄地说道,“您了解‘象棋积木’这种小孩玩的游戏吧。就是把象棋棋子,全部堆积到一块儿,然后一个一个地取走棋子,尽量不让‘棋山’倒塌的游戏。取走了哪一枚棋子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取走某一枚时,接下来的瞬间,‘棋山’是否会大大地垮掉,或者摇摇欲坠地保持均衡?这样的事情,您认为计算机能够很准确地预测吗?从最初一枚取走,到第几枚时最初的‘棋山’会倒塌下来?在一部分被破坏后,棋子的堆积状态会如何变化?到下一次倒塌为止,取走几枚是安全的?——这样的全过程,您认为计算机能把它算出来吗?虽说有观测网,但那也不过是像在鲸鱼身上爬着的跳蚤一样不足挂齿。”

“可是,有两点是可以确切地断言的,那就是,如果取走了一枚棋子没倒塌的话,那么取走下一枚棋子时,倒塌的概率便大大地提高了。相反,如果有了一次倒塌,或某种程度的大倒塌的话,至下一次倒塌到来为止,稳定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基本地了解这种现象的性质,然后再来制定计划。”

“你要我们到现在这种时候,再来改变撤离计划和运送计划吗?哪里还有这样的余地。”

“看起来好像是在走弯路,但这却是唯一的近道。两天就够了。您能帮忙说服委员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