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有剑可买(第3/4页)

这少年又说着:“这位公子请休息,炉子可烤上点心干粮,只是,如是家中老爷出来赏雪,还请公子让之。”

“恩,我明白。”方信见他虽是小厮,也有几分文墨,知道家主人不凡,答应了,于是六人一起入亭,吴兴取出了篮子。

鲜肉包子、卤鸡,还有一些肉片,这是早晨买的,放到了炉边烤了,先奉给方信,方信就就吃了一条卤鸡腿,和几块肉片,再吃了二个点心,就足够了,下面自然是被艾贝尔吃,再余下,五个壮汉,一下子分了。

说到这个,方信就想起在地球上的古典小说,特别是水浒传,里面动不动就“店家,切几斤熟牛肉,烫一壶热酒来”。

其实,只要没有进入工业革命,华夏大地上,宰杀耕牛实是大罪。

依据大楚律令:宰杀耕牛律——牛替人耕作,故备为农功之用也,如杀之,如何使牛耕耘田园,民以食为本,农以牛为力,故表明其旨,不可擅自宰杀,凡非经官府批准,宰杀耕牛,均加问罪,初犯者,受十棍,入狱一月,再犯者,受三十棍,贬为官奴一年,三犯者,流放千里充

也就是说,只有官府查看了,认为这牛已经老了,不堪耕作,才允许宰杀,私下宰杀,就是大罪,地球上,中国编写的佛教功德书,里面就有杀一牛,堕落地狱受苦的说法,其实追究起来,还是有一些道理——在耕牛关系到农业的时候,杀牛就等于减产,就等于多上几分饥寒,这当然是罪过,而有了机械,这牛也不过是普通食物了,和猪是一样,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

至于到了后世,那些居士和尚编写的走向极端的东西,什么捕鱼杀猪的人,都要堕落地狱,并且投生恶道,这全部是扯谈了,这样说来,动物是生命,植物是生命,水里还有无数细菌,人类就干脆不吃不喝,至于渔夫农夫,全部是年年收割杀死无数生命的罪人,个个罪孽无边,全部下地狱好了。

人吃动植物,本是天经地义,释迦牟尼都吃肉喝奶,这是自然真理,只要一日人类没有能进化到吸取日月精华为生,这就是无功无过。

至于看一眼女人,就要下地狱说法,那网络时代,半裸女人不计其数,按照法规,看上几眼,就要下地狱了,这样的话,世人都全部下地狱好了——劝化世人是好,但是如果走到了自然和社会的反面,说这些东西的人,只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

这些思考一转眼就过,方信也不多想,就在这时,那少年突然之间来了:“公子,家主人赏雪来了,还请公子速离。”

方信因他早就照会过的,而且这本是主人的地盘,当下,就立起身来要走。

这时,里面老者,已经带了二人过来了,后面跟着两个仆人,见方信离去,却是一怔,这少年真是丰神俊朗,眉若刀裁,眸中黑幽,于是说着:“这位公子,不必离开,快上来一起说话。”

方信过年就是二十了,但是他圣力在身,又将官气全部收敛,因此看上去如一个翩然少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方信也看了上去,见此人衣服丝绸,足下绫袜珠履,年在五十以上,不怒自威,这种气质,一看就知至少曾经掌权者。

后面,却是二十多岁的书生,头上戴着束发银冠,外罩石青青衫,面如冠玉,显不是秀才,就是举人。

后面跟着一个和尚,又带着一些挑着食盒者。

方信稍稍欠身说着:“学生卤莽了,大人恕罪。”

一行人,就又到亭子上,见礼坐下,少年献茶,又打开食盒,取上菜,温上酒。

老者就说着:“公子贵处何方?”

“学生李睿,是从江府人氏,这次就是回乡。”方信淡然说着。

这老者顿时吃了一惊,问着:“可是从江府的榜眼公?”

出一个榜眼,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全省都知道。

方信说着:“蒙皇上恩典,侥幸得中而已!”

老者顿时大吃了一惊,说着:“原来是李大人,老朽魏南竹,曾做太常寺少卿,因有病辞职,回乡已经五年,真是幸会,这是我小婿张琢,中了举人,他父亲就是白羊府知府。”

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官,方信笑了,说着:“贵婿真是一表人才,风姿过人,又中举人,想必日后必可荣登帝都金榜之上。

又重见了礼,让方信坐到第二个位置,社会等级就是如此。

“榜眼公不是曾为固明县县令,怎么会今日回乡?”魏南竹问着。

“蒙朝廷恩典,学生为翰林正六品侍读,只是年前负伤,因此得以回家修养。”方信淡然说着,既不夸耀,也不隐瞒,原来这等消息,还没有轰传天下。

张琢也吃了一惊,上前行礼:“原来大人已经是翰林正六品侍读,真是幸遇,如有失礼,万望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