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贵人(第2/4页)

身为化身六道,执大地之权,掌生死之门的后土女神,竟然香火凋零如此,简直是不可思议,当下方信就说着:“有灯油和水吗?”

“有!”

“拿来吧!”方信说着,他把一片衣服撕下,见他拿过来半盆水,才皱眉,这老者就说:“这位善人,不是我吝啬,水运到山上来,要钱的,现在香火不好,我老了,自己担不上水,又没有钱,只合这样多了。”方信冷笑,没有说什么,把布浸了,细心把神案擦干净,又把泥身擦了,见金身都剥离了,就又擦了灯油,把油倒入,点上。

“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归于后土,然而,汝无需痛苦和哀伤,死亡是生命的循环,并无丝毫掩盖,虚伪,黑暗。”

“吾身化六道,就是为了使汝等不至于消散,不至于堕落,道从不蔑视,是为混元,从高而向下看,更不需蔑视,高不是为了舍弃低而存在,而仅仅是为了守护和引导而来,是让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恒地种子,吾却是汝等的父母,引导汝等走上真义之道,在这之前,吾愿生生世世,守护于汝等。”

“这心愿,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门。”

方信默祈着,顿时,这个身体的后土圣力,与眼前神像中一点灵光共鸣,这光开始时只有一线,到了后来,慢慢加粗,直至加于神像之上。

不过,方信还是控制着光度,这个世界可是会真正显形的,引得太多圣光实是会很惊人,当下控制住圣光在肉眼不可见的范围内集中,又多集中在这小小的空间中。

再过片刻,这神像就灵光闪烁,一团圣光居于其中,显是恢复了正常,方信这才睁开眼来,却看见老者“噗”的一声,跪在地上。

“你先侍奉着娘娘吧,过些时日,我会想办法弄笔钱给你重修金身和神殿,现在这二贯钱,你就先拿着吧!”虽然引来了后土圣光,方信却没有半点喜色。

当下出了门,回到了前山,就见得礼佛之人,穿了新衣,扶老携幼,满脸都是欢喜,原来正举行法会,沙弥执钟罄而奏,缓步行走,又有僧人手捧香炉,香烟袅袅,正是完全不同,方信对礼佛没有意见,但是相比,还是黯然。

不想再看,方信就此下山,穿过一处竹林,此时八月,正是深夏,但是方信滴汗不存,虽然这身体不可能有三阶,但是凝聚圣力也可如此。

山上庙宇中的击罄诵经声隐约可闻,林间山花烂漫,翠竹如碧,倒有一种淡远幽静之美,而下山之时,山间小径上,正有七八人缓缓而上,却是刚才老者一群。

上山的时候没有注意,下山时,方信眸子一扫,就吃惊不已,眼前诸人个个不是简单,特别是老者,紫色隐隐。

紫气也有多种,但是这一人,有的正是贵气。

这种贵气甚是难得,只要有一丝,就可富贵,若是如老者这样,起码是封侯之位。

方信不愿多事,当下就避开路边,这时,路边有一株古松,松树正好有一石块,就坐在其上,反正自己不过白身,而对方虽然没有表露身份,但是一看就知道非贵既富,避让也不显突然。

而且,山林有风,习习而吹,拂衣飘然,就算方信不受炎热,也觉这实使人心旷神怡,渐有出尘之意。

哪知老者见他,却是微微一笑,也自过来。

见他们过来,方信只有行礼,却见老者摆了摆手,说着:“少年人不必多礼。”

既然如此,方信也不推辞,拱手后掸衣坐定,才坐定,就见老者开言问着:“敢问,适才在山上,所作之诗可是你作?”

古松,石块,人坐其上,山风拂衣,实有飘然出尘之意。

方信随意说着:“只因学生,刚才上山,见得万木万草生灭循环,一时有感,所以吟之,无非是自说罢了。”

老者听了,注目方信,微笑说着:“少年郎,真是好诗才,寥寥数句,出尘之意,现在是童生?多少年纪了?”

方信一笑,拱手说着:“学生八岁启蒙,十二岁得童生,今年正想郡试。”

“今日礼佛,我见你上山,转眼又下,何故?”

“学生上山,只是礼后土娘娘而已,不是拜佛,所以早早下山。”

“后土娘娘?”就在这时,在老者附近悠然而坐的中年人目露奇光,问着。

方信注目看去,只见这人神态平淡,内息绵绵悠长,一时间竟是莫辨其高深,虽隔着几步远近,依然能感到那强大的力量,当下就说着:“正是,学生八岁读书,却因家贫,因此少有书读,一见有书,就要抢记而来,十一岁时,就在小摊上,偶读一篇旧书,说的正是后土娘娘,虽然只字片言,但是一时念念不忘,可惜的是,当时买不起,深以为憾,不过,每日总要颂读几遍,往昔家贫,不得外出拜见娘娘,深以为憾,今年学生作了点事,得了一点财来,于是就前来拜见娘娘,不想娘娘香火凋零如此,学生以后如得钱财,如为官作,必为娘娘建得神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