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个团(第2/3页)

至于大明的将领孙将军到底在干什么呢?战争很明显被任迪这种破坏拖成了一个低水平状态,当战争进入近代化,军队需要的补给是恐怖的。能大野的军队更是如此。第三集团军一两吨中的钢炮,以及炮弹很明显不是人可以扛的走的。以往第三集团军北上作战,会通过铁路运兵,然后经过北海道马场海运来的马匹,保障后勤作战。

近代化战争打的是钱,而很大一部分钱洒在了后勤线上,一开始准备在家门口剿匪的明军没想那么多,直接坐着轮船火车开过来了。结果到皖北悲剧了,铁路被破坏,驮马不够的尴尬境地。

前来剿匪的南都骄兵们,平时在南都的秦淮河红灯区中找鸡都是坐着坐出租马车过去的。在丘陵地带跟着任迪那一帮山区里面走山路的泥腿子绕了两圈后,开始歇菜了。在这二十天的战斗中孙泽这个孙传庭的后人,决定采用自己祖爷爷的车阵。也就是以大炮为核心整个军队缓慢的移动,以城市为防御节点。来和任迪耗。至于大别山区核心匪区。开玩笑平原地带就有那么多的匪没打完,就直接进山区?

孙泽这么保守作战,也是憋坏了。手下的一群部队,大明帝国第三集团军,近卫部队,一出手便是如泰山压顶一样分分钟碾死对手。尤其是在飞机这种新东西加入战场后,得知贼寇就在城外流窜残害良民,裹挟民众。一些军官忍受不了了。

正如一座小村庄不能埋伏十万重骑兵。三万近代化军队也不是驻扎在一个城市中。这些分驻扎在各个城市中的明军军官,决定搞点事情。眼下这支被围困在小村庄的明军就来自阜阳城。用指定这次作战计划红色共和军参谋长,张佑赫的话来说:“看你不爽很久了。”

战斗从早上十点爆发,四千红军强行军运动,迅速包围住了这支军队,整个参谋部直接接受了在三个小时内围歼这支明军的任务,而任迪则在南边完成对敌的阻击任务。

张佑赫,等十三位年轻的军官对任迪下了军令状。当发现被包围的明军一开始并没畏惧,反而有一种总算找到你的快意。这支明军在十二门七十五毫米架退炮用榴霰弹犁地过后,开始发动首次冲锋。75毫米榴霰弹的炮击在东侧轰击,造成了红色共和军大约一百多人的伤亡。由于本次战斗未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太多。在敌人的炮火下暴露了重大问题。

然而明军很显然停留在了地球的一战水平,大炮摧毁步兵占领的思想,也就是先用大炮轰,然后再让步兵上去冲。这种战法面对这个世界同样落后的敌人可谓是百战百胜的。

然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参谋部当场决定在明军专注于攻击东侧的时候,北边南边两只攻击部队,携带迫击炮轻机枪,进行主动进攻。

一战时期的炮兵准备时间非常长,以凡尔登战役为例,一千门大炮的炮火准备时间长达一天。战争拼的是火力,找的是时间差。当这个团的重炮部队对东面发动炮击的时候,红色共和军的一帮年轻人当机立断的在南北两侧发动进攻。

在局部形成了火力优势。面对红色共和军的主动进攻,带着这个帝国军的团长再次犯了轻敌的错误,决定组织兵力将这两拨进攻打下去。结果在轻机枪和掷弹筒的速射攻击下死伤惨重。一个小时后,红色共和军成功的将这支军队彻底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庄中。另一部分在东边的麦田中。

战斗一个半小时后天空中例行飞行的零攻零防三翼飞机,似乎观察到了地面上大规模热战的迹象,立刻掉头朝着南方飞去。飞机这东西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直接威胁。

要防御没防御,机体由木头制作。要攻击力没有攻击力,整个飞机重量空中四百公斤,满载重五六百公斤,一百多公斤的载重量还要带上飞行员,所以大明现在皇家空军是身轻体柔的妹子,装个机枪都不可能。要航程没航程,最多在一百公里的范围内转转。要速度每秒二十米,一小时七十多公里。二十一世纪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最低速度是六十公里,最高速度是一百二十公里。所以说它是零攻零防一点都不冤枉。

但是这玩意毕竟可以无视地形侦查,当小飞机在天上转了一圈后,参谋部也就明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加紧进行了下面的战斗。对分割成几块的敌军实施逐个逐个逐个攻击。

重型迫击炮,打出的火墙如同城墙一样扫过去,将简陋工事中的明军炸飞。移动不便的山炮这时候变成了累赘,因为双方交战范围已经接近到两百米内。炮火过后就一群穿着蓝色土布的士兵,穿梭在弹坑中发动攻击,不时的用手榴弹,清扫前方。弹片混合着土粒。硝烟混着这血腥。坑坑洼的战场,中草皮被冲击波肆意拨开,露出了褐色的土。一些草被爆炸点燃,燃烧着。发出呛人的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