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八节(第2/4页)

  引力波威慑第一阶段的主要战略思想是确保威慑,计划建造一百个引力波发射台,部署在各大洲的不同位里。但引力波通信有一个缺陷:发装置无法小型化。引力波天线体积巨大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昂,最终只建造了二十三台引力波发射器。但使得“确保威慑”思想被否定的还是另一个事件。

  威慑建立后,地球三体组织逐渐消失,但另一类与之相反的极端组织——信奉人类中心论,主张彻底消灭三体世界——却发展起来。“地球之子”就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威慑纪元6年,“地球之子”对设在南极大陆的一个引力波发射台发动袭击,企图夺取发射器,进而掌握威慑控制权。“地球之子”出动三百多名武装人员.使用了包括小型次声核弹在内的先进武器,加上该组织在发射台内部潜伏的内应,袭击险些得手。如果不是守卫部队及时炸毁了发射天线,后果不堪设想。

  “地球之子”事件在两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人们意识到引力波发封器是一个何等危险的东西。三体世界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得——————————————①一种高密度的物质状态。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不同的组成杜子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减少体积就会迫使粒子进入高能态,从而产生巨大的简并压力。简并态物质包括电子简并态、中子简并态等。

  地球在对引力波技术传播严加控制的同时,很快把已建成的二十三个发射台缩减为四个,其中三个分别位于亚洲、北美和欧洲,剩下的一个鱿是太空中的.‘万有引力”号飞船。

  所有发射器的启动均采用正触发,环太阳核弹链采用的负触发方式已没有意义,因为现在的情况与罗辑单枪匹马建立威慑时已大不相同,一旦执剑人被消灭,别的人或机构可以接过威慑控制权。

  最初,庞大的引力波天线只能在地面建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立十二年后,三架发射天线和相关设备都移到地层深处。然而人们清楚,几十千米厚的地层对发射台和控制中心提供的保护,主要是针时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对于三体世界可能发动的攻击则意义不大。

  对于用强互作用力构造的水滴,掩护引力波发射器的几十千米地层如同液体一样,可以轻易穿透。

  威慑建立后,航向太阳系的三体舰队全部转向,这是可以用人类的观测技术证实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已经到达太阳系的十个水滴——强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的去向。三体世界坚持在太阳系留下四个水滴,理由是引力波发射器有可能被人类极端势力劫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三体世界应该有能力采取措施保卫两个世界的安全。地球当局勉强同意,但要求四个水滴的位置不得超越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同时每个水滴都有一个人类探测器跟随,随时掌握其位置和执道。这样一旦有变,地球能够有五十个小时左右的预警时间。这四个水滴中的两个后来随“万有引力”号追击“蓝色空间”号,柯伊伯带只剩下两个水滴。

  但没人知道另外六个水滴在哪里。

  按照三体世界的说法,那六个水滴已经离开太阳系追赶转向的三体舰队了,但没人相信。

  三体人对于人类,早已不是当初的透明思维的生物了。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他们在欺骗和计谋方面学得很快,这可能是他们从人类丈化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人们确信,那六个水滴肯定大部分甚至全部潜伏在太阳系。但是由于水滴体积极小速度极快,具有超强的机动能力.且对电磁雷达隐形,对它们的搜索和跟踪极其困难。地球采用播撒油膜物质和其他最先进的大空监测手段,有效的监视半径也只能达到十分之一个天文单位,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千米,如策水滴进入这个范围,地球有把握发现,但若在这个半径之外.基本上就是水滴自由行动的空间了。

  水滴以最高速度冲过这一千五百万千米,只需十分钟。

  这就是一旦那个终极时刻到来时,执剑人所拥有的决断时间。

  一阵低沉的隆隆声响起,那道有一米多厚的沉重钢门缓缓移开,程心一行三人走进了黑暗森林威慑系统的心脏。

  迎接程心的是更加广阔的空白和空旷。这是一间半圆形的大厅,迎面是一堵半弧形的白墙,表面有些半透明,像冰做的,地板和顶板都是洁净的白色。这里给程心的第一印象是:她面对着一只没有眸子的空眼球,透出一种荒凉的茫然。

  然后程心看到了罗辑。

  罗辑盘腿端坐在白色大厅正中,面对着那堵弧形白墙,他的头发和胡须都很长,但不乱,梳理得很整齐,也都是纯白色,几乎与白墙融为一体,这使得他穿的整洁的黑色中山装格外醒目。他端坐在那里,呈一个稳定的倒丁字形,仿佛是海滩上一只孤独的铁锚,任岁月之风从头项吹过.任时间之浪在面前咆哮,巍然不动,以不可思议的坚定等待着一艘永不归航的船。他的右手握着一个红色的条状物,那就是执剑者的剑柄——引力波广播的启动开关。他的存在使这个空眼球有了眸子,虽然与大厅相比只是一个黑点,却使荒凉和茫然消失了,眼睛有了神。而罗辑本人的眼睛从这个方向是看不到的,他对来人丝毫没有反应,只是盯着面前的白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