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智子(第3/9页)

“一维?一条线?”

“是的,一条无限细的线,从理论上计算,它的长度有一点五千光时。”

“哼!”军事执政官说,“花费了一支太空舰队的资源,就得到这么个结果?”

“这是科学实验,总有个调试的过程,这才是第一次展开实验嘛。”人们带失望散开了,但事情并没有完。本来以为被一维展开的质子将永远运行在行星的同步轨道上,但由于太阳风暴产生的阻力使其减速,一部分一维丝还是落入了大气层。六个三体时后,来到户外的人们发现周围有奇怪的闪光,那些闪光呈细丝状,转瞬即逝,出没不定。他们很快从新闻中得知,这是被展开成一维的质子在引力的作用下飘落到地面上来了。虽然这些一维丝是无限细的,但它的核力场还是能够反射可见光,还是能够被看到。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不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本身只是一个质子的一小部分。

“这些东西真讨厌。”元首不断地用手拂脸,此时他正同科学执政官一起站在政府大厦前宽阔的台阶上,“我总是感到脸上痒。”

“元首,这只是您的心理作用。所有一维丝的质量之和也就相当于一个质子,所以它们对宏观世界几乎不产生任何作用,当然也没有任何害处,就像不存在一样。”

但空中落下的一维丝越来越密,在阳光下,地面附近的空间中充满了细小的闪光,太阳和星辰看上去都围着一圈银色的绒边。外出的人们身上缠满了一维丝,走动时拖着一片细小闪光。他们回到室内后,一维丝在灯光下闪亮,只要他们一活动,细丝的反光就在他们周围描绘出被他们扰动的空气的形状。虽然一维丝只能在光线下看到,不产生任何触觉,但这也够令人心烦意乱的了。

一维丝的暴雨整整下了二十多个三体时才停止,这并非因为细丝都落到地面上,它们的质量虽然令人难以想象的微小,但还是有的,所以在重力下的加速度与普通物体一样,但一进入大气层,就立刻完全受气流控制,永远也不会落下。但在一维展开后,质子内部的强互作用力大大减弱,使得一维丝的强度不大,渐渐断裂成小段,反射的光肉眼看不见了,人们就感觉它们消失了。一维丝的尘埃在三体世界的空间中是永远飘浮着的。

五十个三体时后,质子的二维展开第二次进行。这一次,地面上的人们很快看到了异兆,当聚变发电站的散热片发出红光后,在加速器的位置上,突然出现了几个巨大的物体,都呈很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球体、四面体、立方体和锥体等,它们的表面色彩很复杂,细看发现原来是根本没有色彩,几何体的表面都是全反射的镜面,人们看到的只是被映照的行星表面扭曲的图像。“这次成功吗?”元首问。

科学执政官回答:“元首,这次仍不成功,我得到加速器控制中心的报告,这次少减了一个维度,目标质子被展开成三维。”

巨大的镜面几何体以很快的速度继续涌现,形状也更加多样化,有环状和立体十字形,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类似于莫比乌斯带的扭环。所有几何体从加速器的位置飘移开去。约半个三体时后,这些几何体布满了大半个天空,像是一个巨人孩子在苍穹中撒了一盒积木。几何体反射的阳光使地面的亮度增加了一倍,且闪烁不定,巨摆的影子在这投到地而的天光中时隐时现,左右摇摆;接着,所有的几何体开始变形,渐渐失去了规则的形状,像受热融化似的。这种变形愈演愈烈,变化的形状越来越纷乱复杂,现在天空中的东西不再使人联想到积木,更像是一个巨人被肢解后的肢体和内脏。由于形状的不规则,它们散射到地面上的阳光均匀柔和了一些,但其本身表面的色彩却更加怪异和变幻莫测。

在布满天空的这些杂乱的三维体中,有一些引起了地面观察者们的特别注意,首先是因为这些三维体极其相似,再细看时,人们辨认出了它们所表达的东西,一阵巨大的恐怖感席卷整个三体世界。

那都是眼睛!(我们不知道三体人眼睛的形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智慧生物对眼睛的图像都是十分敏感的。)

元首是少有的真正保持着镇静的人,他问科学执政官:“一个微观粒子,内部的结构能复杂到什么程度?”

“那要看从几维视角来砚察了。从一维视角看微观粒子,就是常人的感觉,一个点而已;从二维和三维的视角看,粒子开始呈现出内部结构;四维视角的基本粒子已经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了。”

元首说:“宏大这种词用在质子这样的微观物上,我总觉得不可思议。”科学执政官没有理会元首,自顾自地说下去:“在更高维度上,粒子内部的复杂程度和结构数量急剧上升,我在下面的类比不准确,只是个形象的描述而已:七维视角的基本粒子,其复杂程度可能已经与三维空间中的三体星系相当;八维视角下,粒子是一个与银河系一样宏大浩渺的存在;当视角达到九维后,一个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己经相当于整个宇宙。至于更高的维度,我们的物理学家还无法探测,其复杂度我还想象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