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神武之治(第2/2页)

更关键的是,为了践行法治,维护《大夏法典》的权威,欧阳朔准备给大夏最高法院设立一个原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等于是说,欧阳朔在进行自我约束。

欧阳朔这么做,既是对那些说他是个封建帝王的精英阶层的一个回应,也是完善大夏内在治理结构的客观需要。

对内政大臣卫鞅,欧阳朔自然是无比信任的,可卫鞅不可能一直执掌内政院,整个内政系统,也不会全凭卫鞅的意志行事。

治本之策,就是形成制度约束。

让欧阳朔没想到的是,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内阁竟然没一人赞同,理由很简单,限制君权乃亘古未有之事,不可开此先河。

如果说前番在制定炎黄思想时,欧阳朔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权非天授”的原则,还能被大臣们接受的话。

那么这一次,欧阳朔真的是遇到阻力。

欧阳朔深知,大臣们反对,明面上是在维护帝王权威,实际上是在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试想,如果天子都受《大夏法典》约束,那么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势必要被打破,如何不让大臣们担心。

这对历史人才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一时接受不了是很正常之事。

就算如此,欧阳朔还是决心不改。

从盖亚六年开始,在制定大夏国策时,欧阳朔就将其跟未来的希望星球关联在一起,越往后,这种关联越深。

欧阳朔的最终目的,就是彻底打通两个世界的隔阂。

未来登陆希望星球,欧阳朔希望,能够轻松地将游戏世界中的这一套体系,直接在希望星球复制,以此实现两个世界实时双向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