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意外”的失败(第2/3页)

当比赛结束哨音响起的时候,中国队的球员们垂头丧气,完全没想到他们会在主场输掉比赛。

在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带着必胜的决心来的。在丢球之后,他们想的还是逆转取胜。在比赛还剩下十五分钟就结束的时候,他们的目标已经变成了“只要能够扳平比分就可以了”。但是在比赛结束之后,就连这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这确实是太惨了。

中国队的国脚们脸上透露着迷惘的表情,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在主场输给卡塔尔。

他们可是小组第一啊,卡塔尔小组倒数第二,这实力差距有多大?

……

在赛后,气喘吁吁的何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他这场比赛比之前几场比赛踢的都更累,因为他一个人做了好几个人的活儿,在锋线上他是负责得分的何影,回撤到中场之后他成为了要组织进攻的“周易”,而在卡塔尔打中国队反击的时候,体能和速度出色的他又要扮演“杨牧歌”的角色,负责阻截卡塔尔的反击。

这么踢下来,能不累吗?

“对于没有能够赢下比赛我很失望……”他摇着头说。

记者问:“赛前被看好,结果却输掉比赛,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何影喘了几口粗气说道:“原因很复杂,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但对于我个人,我觉得自己的表现还不够好,这是输球的原因。”

作为球员,何影主动承担责任,尽管他其实不需要这么做,但他还是这么做了。这不是他在作秀,而是他对自己要求高,他确实认为作为海归球员中唯一回来参加比赛的人,中国队没能赢下比赛,那就是自己的责任。

高宏博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这把输球的责任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没能取胜是战术和人员安排上的问题,作为主教练,我负全责。”

有记者问道:“人员安排上的问题是否是指没有招入所有海归球员?”

高宏博摇头否认:“和这个没有关系。”

“那么如果本场比赛召回了海归球员之后,是否就能确保胜利了呢?”记者追问。

高宏博继续摇头:“不能做这样的保证,足球比赛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

……

赛后,高宏博在比赛中的临场指挥和首发阵容安排都遭到了媒体们的抨击。有媒体质疑为什么高宏博只召了一个何影回国,而其他海归球员一个都不召。有媒体质疑他在比赛中的换人调整,还有媒体干脆质疑高宏博这场比赛采用全华班是不是为了某些人塞钱进入国家队镀金的机会,毕竟现在国家队成绩出色,国家队也从以前大家都不要的馊馒头变成了香饽饽,一个国脚名额顿时也变得值钱起来。

这场失败对于中国队来说太突然,对于中国的媒体和球迷来说也太突然,在之前对阵日本不落下风,拿下澳大利亚不在话下的背景衬托下,这场失败来的却是太没道理了。

有人认为这场失败是因为高宏博没有选择征召全部海外球员,完全忘记了赛前舆论可一边倒的支持不征召海外球员,要给与全华班信任与尊重。现在倒是把输球的责任全都推到了扶不上墙的烂泥全华班球员身上了。

也有人认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征召海外球员,全华班球员的实力也绝对没有这场比赛中所体现的那样不足,主要问题还是主教练高宏博这个厨子没有用好材料,做好饭。所以体现了主教练水平的低下。

有人想得更远,觉得既然国产主教练的水平有限,那么以后中国队打进了巴西世界杯决赛圈是不是应该换一个高水平的国际级知名主教练来带队?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足球在世界杯上的历史性突破?

一场失败,似乎让之前所建立起来的所有温情与默契都被破坏殆尽。

这里面固然也有高宏博身为一个主教练自身水平有限的原因,但其实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那就是当大家的胃口都被之前的胜利吊高之后,要怎么面对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

中国队,或者说中国足球现在存在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自信”。如果说以前中国足球盲目自卑的话,那么现在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奥运会上历史性拿的金牌,似乎让广大中国球迷和媒体都认为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十强赛头四场三胜一平,排名小组第一,更是让不少媒体和球迷都欢呼雀跃,也让足球界人士都对中国队的未来非常看好,坚定了之前的判断,觉得中国足球从此就要站起来了。

主场打一个排名倒数第二的卡塔尔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其实不知道有多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队如今的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足球的水平,只能说是中国足球,包括他高宏博本人都幸运地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从天而降的“黄金一代”,是那些年轻球员改变了中国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