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曼城的现状(第2/2页)

但是,很快马克·休斯就发现,这个工作十分困难。

关键问题是,他对于万胜的“OS-F”了解的不是那么详细,甚至来说,他都不如球队主力莫瑞斯、席尔瓦等人,在战术训练中,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是一片茫然,本来他还对战术进行改造呢,结果别说改造了,即便是正常去打,他都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

这其实也不怪马克·休斯。

这套“OS-F”的基础理论或许还好,但执教曼城的三年时间里,万胜已经利用足球训练大师系统,把“OS-F”修改成“最适合曼城”的程度。

万胜所利用的,很多都是足球训练大师系统,他能清晰的看到球员的能力,能在“排兵布阵”系统进行演练,那些数据能告诉他许多东西。

马克·休斯肯定没有足球训练大师系统,所以他对于曼城如此复杂,又井然有序的战术感到十分茫然。

结果夏季备战时,马克·休斯几乎就干了一件事——自己去了解战术。

万胜留下的底子还是有的,阵容不变动的情况下,即便让球队正常去发挥,也能打出非常不错的成绩,结果当赛季,马克·休斯没发挥多少作用,曼城还是打出了联赛第三的好成绩。

但是,联赛第三很不错,可和万胜执教相比就差远了,尤其曼城在欧冠赛场只打入了16强,连八强都没有进,等于是打出了四年来的最差成绩。

媒体、球迷都对马克·休斯相当不满。

上个夏天,马克·休斯勉强保住了主教练职位,下定决心不再当“局外人”,他决心把曼城打造成自己的球队,并和俱乐部主席穆巴拉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穆巴拉克对马克·休斯表示了支持。

于是曼城改造开始了。

为了让曼城彻底成为“自己的球队”,马克·休斯先后卖掉了托雷斯、博阿滕以及雷托·齐格勒,又剔除了老将罗伯特·卡洛斯、伊万·克鲁、孙季海等人,同时曼城也有大量的引援,罗比尼奥是最重量级的,他的转会费高达3250万镑,几乎相当于卖掉托雷斯的价格,曼城也从切尔西签得塔尔·本哈伊姆以及回归的赖特·菲利浦斯,再买入维拉队长加雷斯·巴里,布莱克本前锋罗克·圣克鲁斯。

几笔卖出和引援之后,曼城大变了样子。

其实,莫瑞斯也在马克·休斯的清洗名单之内,只不过莫瑞斯不想离开,他和曼城还有一年的合约,他希望能履行完一年的合约,成为自由人之后,就可以随意加入其它球队。

就这样,曼城开始了新赛季的征程。

可最终马克·休斯失败了,球队第二年的成绩直线下滑,赛季中期,马克·休斯带队战绩不佳被解聘,罗伯托·曼奇尼开始执掌曼城教鞭。

上赛季末,由于与托特纳姆热刺的联赛对决中惜败,曼城最终只获得第五名的成绩。

于是这个夏天,曼城队中,肯定又要面临动荡了。

首先就是莫瑞斯的离开。

莫瑞斯在曼城效力五年,一直是球队核心,即便他已经超过33岁了,但身体状态很不错,大部分时候,还能够打满全场。

作为2008年的金球奖获得者,莫瑞斯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莫瑞斯的离开,肯定会对曼城造成不小的冲击。

但万胜可不管那么多,现在的曼城和自己几乎没多大关系,其中有些球员还很熟悉,但主力阵容已经大变了个样子。

职业足球就是这样,主教练离开一支球队,即便对那支球队有感情,也必须压在心里。

万胜需要为自己的球队考虑。

莫瑞斯来球队,肯定能够增加中场能力,有了实力、经验都达到顶峰的莫瑞斯,那么中场就有了基本构建。

莫瑞斯已经33岁了,这一点也必须考虑,所以万胜还需要找到其他适合球队的人选,曼城的另外两名球员,也进入了万胜的视线中。

厄齐尔和席尔瓦。

厄齐尔和席尔瓦都相当出色,但实际上,其他教练很难把两人糅合在一起,因为他们的位置有些重复,一支球队有一个核心已经足够了。

就像是上赛季的曼城,马克·休斯总是把其中一个放在替补席上,所以曼城很可能考虑卖掉其中一个人。

万胜希望得到两者之一。

莫瑞斯已经老了,厄齐尔和席尔瓦,无论哪一个来,都能够让球队的中场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