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骠骑将军(第2/2页)

“呵呵,太极虽然与我亲如手足,义同兄弟,不过……此事容我稍后自作安排好了。”见着荀彧似乎已经有意接受尚书令一职,曹操便转开了话题道,“我明日便正式表奏你为侍中,领尚书令,专参乘之任!”

这更让荀彧吃惊不已!

侍中虽无实权,却拿着两千石的俸禄,而且是专供天子安置宠臣的,可以随驾侍奉。

最显赫的便是这“参乘之任”。

天子出行有乘舆法驾,再从诸多侍中里选出一位学识渊博,威望最佳者与天子一起乘坐龙辇,顺便讲解经史掌故给圣上解闷儿……

一般来说,这个参乘之人不固定,是按天子的心情而定,他想让任何一位侍中陪驾都可以。

而若是荀彧得了“专参乘之任”,那就是说,从今往后除了他以外,别的侍中可就再也摸不着陪驾的机会了!

其实曹操这样安排,除了给予荀彧足够的荣耀,也有令他监视天子之意……

如今官位也有了,俸禄也有了,脸面也有了,信任也有了……

可不知为什么,荀彧却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微一叹息后,冲着曹操再次深躬一礼:“荀彧谢明公提携信任……”

“你无需为难,我知道有违纲常礼法的事情你做不出来……”曹操说着,一边又从几案上拿起一卷奏章,“我另奏请程昱代我为司隶校尉,钟繇为御史中丞,这‘三独坐’的责任,由他二人替你分担一二……”

“谢明公……”荀彧拱手谢过,心中更是了然。

曹操既迎奉天子,就必须要专权!

御史中丞管监察,司隶校尉管讨罪,尚书令管朝政,这三大要职都换做曹操一派,只怕这京畿地方官也要动一动了……

果不其然,曹操随即又说道:“眼下这会儿,只缺一个合适的许都令了……文若以为,这天下第一县令,要谁来做最为合适呢?”

“要不就由……太极老弟出任?”荀彧又将话题扯到了黄炎身上,“想这迎奉天子于许县,还是太极老弟最先提出来的呢……”

“呵呵……”曹操仍是一脸的苦笑,“还是算了吧……估计那小子,就连走出陈留的打算都没有……”

“那……孝先如何?”荀彧又想到了毛玠。

“不妥。”曹操摆手说道,“我已把孝先调任为幕府东曹掾,专职选拔官吏人才,这个担子太重,除了他别人也挑不起来……”

“那就……将万潜调来如何?”荀彧又提出一位德才资历足够之人。

可曹操还是摇头:“万潜在兖州资历甚重,还要靠他稳住当地人心,也不能够轻动……我看这样吧,就由满宠来担任这,天下第一县令好了!”

荀彧一听,冷汗都要下来了!

满宠满伯宁啊,虽然沉稳刚毅,又有勇有谋,不过此人做事过于严苛,近乎于酷吏……

由这样的人来担任天下第一县令,能打击权贵宠臣最好,可就怕行事过于偏激,从而惹起朝臣不满啊……

曹操似乎猜到了荀彧心中所忧,笑着解释道:“昔日我为洛阳北部尉,曾杖杀蹇硕之叔父,一时京师治安大好!我看这京师之地,必须要有一个铁面无私的硬派人士才镇得住啊!”

荀彧知道曹操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加劝阻,便附议赞同了,由满宠出任这天下第一县令……

“既然权责分明,那皇上的政令颁布也当有所控制!”最后,曹操言语森森道,“调任议郎董昭为符节令!”

符节令虽为六百石官员,却不偏属任何人。

符节令掌管皇帝印玺、使节、虎符,是朝廷政令发布的最后一关,也是替天子收藏玉玺之人。

至此,荀彧为尚书令,程昱为司隶校尉,钟繇为御史中丞,董昭为符节令,满宠为许都令。

从朝廷中枢到京畿地方,全都换成了曹操一派!

曹操也终于总揽朝政,权倾朝野……

将一堆琐事各个安顿好之后,曹操这才心情大好,爽声笑道:“文若啊,想当初,我逃离洛阳,归返陈留的途中,幸遇太极搭救!虽然事未成,但我二人之间的情谊,却是与日俱增!随后,太极又帮我组建了第一支骑兵队伍,便是当今虎豹骑的前身……”

“虎豹骑不仅装备精良,更战术精湛,且转战四方,鲜有败绩,当为明公麾下第一劲旅!”荀彧笑着插了一句。

“哈哈哈!”曹操更为得意起来,随即又正色说道,“若非太极之功,我曹孟德又何来今日之荣?本大将军早已决定了,任黄炎黄太极,为当朝骠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