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屯田引来金凤凰(第2/2页)

“呵呵,文和每每料敌先机,更算无遗策,与文和这种聪明人相识相知,也不枉先生我来这世上走一遭了!”黄炎真心庆幸,笑着说道,“这得罪人的差事,还是交给孟德好了!反正咱是出了力的,更打算赖着陈留不走了,看那孟德如何区处。”

对黄炎的一番无赖之举,贾诩又是摇头苦笑。

这小子,看似奸猾无赖得很,其实内心倒是蛮深沉的……

根本就是狐假虎威好吧?

若是黄炎正面对上张邈,说不定人家还当真就再次返回了来,可要是曹操出面的话,其中的态度跟气势,都要压他张邈一头不是?

不过,曹操跟那张邈倒是多年好友,贾诩也担心曹操会一时心软,将这陈留再次拱手让与张邈。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几乎彻底毁了二人之间的多年情谊。

袁绍之前与河内太守王匡,一同驻军在河内,可袁绍始终都心怀鬼胎,想着要自立山头。

为了谋取冀州,袁绍便暗暗拉拢势力,想要替代韩馥,自领冀州牧。

袁绍首先想到的便是身边的王匡,想要利用他手中的人马,来压制胁迫韩馥,哪知王匡一心想要再次出兵讨伐董卓,并不理会袁绍。

可偏偏这时候,董卓出兵河阳津,一战击溃了王匡,彻底破灭了袁绍的美好憧憬。

随后王匡便跑去泰山郡,重新招募了3000余名泰山兵,可千不该万不该啊,那孩子竟然直接靠向了驻军于酸枣的张邈。

王匡先前按袁绍的指示,斩杀了董卓派来与关东军和谈的朝廷使臣,胡母班等人。

那胡母班跟张邈可算是磕头拜把的好兄弟,世人称之为“八厨”。

张邈就此替胡母班报仇雪恨,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张邈还惦记着王匡手下那3000余名泰山兵呢。

张邈杀王匡,既替好友报了仇,又新得了3000多的生力军,同时也除去了将王匡留在自己身边的隐患,可谓一举多得啊。

胡母班之前官为执金吾,与曹操也有着不浅的交情。

王匡杀了胡母班之后,曹操虽然也恼恨王匡行此无义之举,却又想着他也是一心想要讨伐董卓,而且,王匡杀胡母班也是得了袁绍的指示的,其中的是非恩怨,当真纠结得很。

不过,曹操一时倒也没想要直接干掉王匡,却不料被张邈给抢了先,并夺了王匡麾下的3000泰山兵。

这前后所有的纷乱,曹操一股脑地全部丢到了张邈身上。

即刻给他送去书信一封,指责他行事鲁莽,言语中更是怒问其,为何当初抛下我等的家中老小,弃城而逃?

杀敌之时没见你这般用心卖力,对付自己人你倒是心狠手辣得很……

如此一来,张邈更无脸面,再次返回陈留来。

想要北去投靠袁绍,却又怕被那野心家直接一口给吞了,无奈之下,张邈只好绕道去了徐州广陵,自己的亲弟弟,张超那里。

这倒替黄炎省去了一大堆的麻烦,毕竟,鲁肃这陈留太守是私立的,而人家张邈可是公立的。

心虚啊……

旬月之后,夏侯惇派回斥候禀报,济阴太守吴资,承受不住数万黄巾的屡次冲击,已经求救于临郡山阳。

山阳太守袁遗,却担心吴资的到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势力,便直接推荐他去河北冀州,自家堂兄弟袁绍那里。

“先生,时机差不多了。”贾诩闻知后,当即开口说道,“我等应当即刻再派2000步卒,汇合了夏侯惇与曹洪二位将军,及时控制住济阴的局面。只待那吴资弃城逃去之后,立刻将济阴把握在手中。”

“呵呵,文和啊,看样子,这会儿轮到咱俩出去走上一遭了。”黄炎笑着说道,“你去稳定住济阴失控后的局面,我则顺路去东郡转转,有些事,是该向曹大人汇报一声了。”

“呵呵,先生实在抬举学生了。”贾诩谦笑着说道,“济阴拿下之后,学生却不是精于内政民生的贤才,这济阴郡守一职,还请先生另请贤能才是。”

“呵呵,不是抬举你,而是屈才于你了。”黄炎笑着回道,“把任峻带过去吧,让他先代领济阴郡守。另外,济阴原先的下属若是心有不甘的话,直接施以威压!先让黄巾在前,毁他个半死不活,然后再令夏侯惇率兵入城,彻底掌控局面。”

“呵呵,先生所言,正是学生所想。”贾诩笑着附言道,“另外,任峻这一走,可以让李通接任九良城的防守。”

“呵呵,陈留城中有子敬跟枣祗,也可保得安全稳定。”黄炎笑着说道,“能者多劳嘛,他二人倒是勤勉踏实得很啊!你说呢?”

随后,二人心有默契着,相视对笑,异口同声道出一句:“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