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变故(十二)(第2/3页)

而从受益人上来推测,如果自己死了,受益人可能是章惇,可能是太后,甚至也有可能是皇帝,只要在事后的纷争取得胜利,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但这指的是能够切实杀死自己的情况,如果章惇和太后当真想下手杀了自己,不应该是这么简易的手法,应该更加激烈,应该有着更多几道的保险——只除了皇帝,没有几个的党羽,皇帝能使用的手段并不多,也确实做不好真正的刺杀,而诛杀权相的信念也更强,只是是他的可能性又太小了一点。

这一次的刺杀,在韩冈事后想来,如同儿戏一般。且不说区区一名刺客,根本突破不了他身边的护卫,即使能突破一百二十多名元随所组成的保护圈,那种程度爆炸的威力,也绝对撼动不了他所乘坐的马车。

韩冈的马车,是将作监名下的车辆厂特意打造的专车。底盘就已经是钢铁所制,坚实无比,四壁和车顶都是多层铁木贴合而成,平均厚度超过三寸,只要距离不是太近,小口径火炮的炮弹都能挡下几枚。

这是当初的枪击案之后,由太后亲自下旨,紧急设计和制造的新型马车,不惜工本,尽可能地加强防御力,专门针对火枪和炸弹的刺杀来进行防卫。而且经过了多次实测,是切切实实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定型后就被太后赐予宰辅们使用,之后又生产了一些,赐予宗室贵戚和一众议政。

宰辅们马车的防御能力,在朝堂中完全是公开的事。很多人甚至开玩笑说上阵打仗都足够了。如果高层有人真的想要刺杀自己,理应不会采用在自己乘坐马车时进行自杀性爆炸袭击。以章惇的才智,至少会多弄一点炸药保证结果,以他的权力,至少能多上几百上千斤。

但如果是并不打算当真刺杀成功呢?如果只是想挑起自己和章惇的矛盾,那可能性就太多太多了。不论是旧党,还是宗室,都有这个可能。甚至是韩冈自己身边的人,如果不想韩冈辞位归乡,那用一次并不成功的刺杀,换来韩冈留京与章惇针锋相对,乃至彻底击垮章惇,夺取大权,都是有很大可能的。

而太后,她为了朝堂内的平衡,不想看见章惇一人独大,也不是可能性遣人做下此事。

还有北面的辽国,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挑起南朝朝堂内部纷争,也是情理之中。

甚至于从外人的角度来看,韩冈都有可能是幕后黑手,是他在贼喊捉贼。如果这一场刺杀是韩冈主导的一场表演,以此来保住相位,甚至于斗倒章惇,从情理上来看,不是不可能。

韩冈当然能确定这不是自己的谋划,可除去他自己之外的可能性,依然实在太多。这反倒让他无所适从。也不知从何查起。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把这件案子交给专业人士去调查。而他自己,还是从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行事,一味的考虑幕后黑手是谁,反倒会耽误时间。

太后的关心和愤怒,韩冈弯了弯腰,向太后表示感谢,“多赖陛下洪福庇佑,臣此番方能无事。至于贼人身份,相信警察总局很快能查出真相。”

向太后对韩冈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不满意,很有些不快地瞪了韩冈一眼,“要是这种事都查不出来,黄裳就不要干了。宰相当街遇刺,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传扬出去,天下人都要看朝廷的笑话。”

黄裳躺着中枪,如果警察总局没有从开封府分离出来,那么这一回他肯定少不了各种惩处,权知开封府这个位置,都肯定保不住,更不用说本来预备的,让他更进一步的机会了。

韩冈只能从旁缓颊,“却也怪不得黄裳,从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而且现在开封府也不管这方面的事务了。”

“相公既然如此说,那也就罢了。”太后依然柳眉倒竖,显得怒意难扼,“但这桩案子一定要尽快查清,吾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然谋害我皇宋的宰相!”

说到怒极处,太后用力一掷,手中把玩的玉如意给砸在了地上。幸好温房的水泥地面上铺了木地板,木地板上面此时又铺了来自波斯的羊毛地毡,又厚又软,羊脂白玉精工雕成的玉如意在地毡上滚了一圈,没有一点损坏。

只是旁边侍奉的内侍、宫女吓得不轻,脸青唇白,唯恐被太后迁怒到。也不敢上去把玉如意给捡起来。

韩冈只能视而不见,恭声道:“臣必然会督促下面加紧侦破,今日能谋刺臣,日后说不定就能谋及及陛下,臣等绝不容此贼猖獗下去。”

向太后点了点头,眉宇间的怒意稍稍缓了一些,语气也缓和了,“为安全计,等日后相公出行,再如何都要清道。可万万不能再混在市井车马行走了。”

一直以来,韩冈一向是不太喜欢清道的。由他做表率,京师之中,耀武扬威的旗牌官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