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3/5页)

秦琬说着又扭了一下护腕,稍微紧了点,总觉得有些不舒服。

王殊也在整理自己腹甲。全副武装的秦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只有用英武不凡、气宇轩昂来形容,而王殊,现在他正穿着整副盔甲,腹甲的扣锁却扣不上,被过于圆润的肚子顶起,陪衬在秦琬身边,只有可笑二字了。

但王殊的神色很是严肃,指着调整不好的锁扣,郑重地问道,“真的没问题吗?就如这甲,稍稍紧上几分,就让人喘不上气,而那瓮城之中又何止紧上几分?”

“也没听说大名府的支线上死过人。”秦琬很快地为自己辩解,“那边的铁路上全是奸商,不把车厢塞满人是绝对不肯发车的。”他看了看表情严肃的王殊,想想又补充道,“挤一点总比没命好。”

有些事,只要想的话,终究还是能做到的。就算稍微……或者说很挤,必须脸贴脸、身挨身站着,有伤风化之类的蠢话就不说了,最困难的是坐都坐不下来,就跟衙门里常用的站笼一样,但终究比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城外要强。

“皆是妇孺老弱,多耐不住挤压。如有损伤,却坏了都监的一片仁心。”王殊劝道。

如果是救不了那真的是没办法,现在是救下来了,却功亏一篑死了人,就未免太令人惋惜了。

“一片仁心……平日怎么不见王七你这么会说话的?”秦琬戏谑地说了句,不过还是说,“等回来就处理。”

那一万多同胞是害怕,才会被辽人如牛羊一般驱赶着来冲击天门寨,要让他们听话,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比辽人更强。

他们既然怕辽狗的刀,就更该怕他秦都监的刀。

“要等多久?”王殊不顾触怒秦琬的追问。

“现在就可以回去了。但是不出门站一会儿,辽狗还会以为我怕了他们。”秦琬并无不愉之色,笑说道。

王殊根本不信。要秦琬真的觉得会如他所说般轻松平安,他就根本不必把自己给拉出来。自家留在城中,还当真能在秦琬正于城外苦战的时候,强夺寨中权柄?

双重城门此刻彻底敞开,秦琬比了个手势,跟随在他身边的鼓乐手立刻吹响了进军号。

两百多士兵自城门鱼贯而出,秦琬和他的将旗紧随其后。

就在其他三座城门开启后一刻钟,一直在西门瓮城中等待的秦琬,率军自西门出城。

……

秦琬就在西门外,站在门外的石桥上。

掌旗官将秦琬的将旗牢牢扣在腰间,旗杆被他紧紧握着,只有旗面随风卷动。

“守住这座桥。”秦琬踩定白石所砌的桥面。

这是跨越城壕,直通城门的桥梁。其他三门皆大门紧闭,只有这座西门敞开,只要能够守住这座桥,就足以向所有人证明,就算大辽皇帝御营来了,天门寨还是保下来了。

辽人现在并没有展开攻击。可能是没想到城中守军会出战,辽军大营方向,还没来得及派兵迎战。

驱赶汉家同胞的几百辽兵,则有的被击毙,有的远远逃开,没能影响到秦琬和他的敢死队员在石桥上布阵。只有几个头脑发热的冲过来,不过他们都没能在石桥上丢火药包,都远远地被击毙了。就算是丢了,炸坏了桥反倒是帮了宋人的忙。

城门前的石桥可以算是宽阔,四丈以上,足以供四辆马车并行。但对于秦琬手边的两百人,这四丈实在是太窄了。

如果是火枪手正常的横列排开,两百人能排出十五排了,后排的瞄准的全是前排的后脑勺。

现在步兵大部分布置在羊马墙内,在桥上只排出了六排的十人横队,而队列之外,是四个虎蹲炮组。

在秦琬看来,这样的防御足以抵挡辽军白天时中等以下规模的进攻。如果加上两重鹿角,再把城头上配合的火炮计算在内,那他敢保证,在白天能抵挡得住辽军任意规模的攻势。

“耶律皇帝肯定在后悔了,要是他现在才赶人过来,我可真就要手忙脚乱了。”

秦琬如此说着。他现在已经站稳了脚,正拿着望远镜窥伺辽军主营。

王殊叹道,“辽人可不知道都监你会出战。”

“兵贵用奇,就要出其不意。”秦琬笑道,“不然等其反应过来,说不定还会用什么招数。”

面对一个不要脸的皇帝,再多担心都不嫌多。但再不要脸,也改变不了辽人根本不会攻城的事实,攻击完全脱节了。

“狼烟点起来了!”王殊低声叫到。

秦琬回头瞟了一眼,确认了之后,就不感兴趣地回过头来。

他出城前,曾经吩咐文嘉,等他出去之后,就把狼烟点起来。不是警告敌军来袭的烽火,而是求救的信号。

秦琬有信心只凭自己手上的兵马战具,就在辽国皇帝的大军下守住天门寨,可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早点将王厚给催上来。能歼灭,又何必只是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