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返城(第2/3页)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当然,此次我带来不少愿意来薛延陀汗城开设商铺的商贾过来,你只要调拨一定的人口劳力给他们,他们就能快速的帮你发展起城里的商业。

比如,煤炭业,有一个叫韦兴善的人,在咱们大唐,可是专做这个产业的韦氏的子弟,你要是能给他一些人手,他马上能在漠北之地帮你找到煤矿,并且开采制作成像善阳那样好用的蜂窝煤块。

这样,你就可以大量的建造暖棚,供牛羊过冬,只要牛羊在冬季的时候不出现冻死的情况,来年,只怕数量会多到你吃都吃不完。

而另一些商贾,比如那个叫萧琦的,他能帮你把薛延陀产出的牛羊马匹都贩卖出去,同时,贩卖一些薛延陀需要的商品过来,你只需在城里收他的税,就能得利不少。

其它还有很多行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这些汉人商贾,你到时候多和他们沟通,给他们一些优待和支持,如果能让他们带领更多的商贾来你的汗城经商,那么,你这里想不富裕都难啊!”

在夷男看来,孙享福说的这些话,可算是字字字珠玑,事实上,孙享福说的这些,本就是实实在在的能让夷男富裕的策略。

然而,未来薛延陀汗城并非是像善阳那样,商品种类多,质量好,稀有,他们只是在牛羊皮货上的产出比较大而已。

这就会形成另外一种局面,薛延陀的百姓虽然因为暖棚的原因,产出加大了,却会因为各种好用,昂贵的商铺的引进,让他们花钱的地方多了,实际上,普通的牧民百姓只是将这些多出来的产出,低价输送给了大唐,他们本身并不能实现富裕,更有像那些习惯了奢靡的贵族首领,会因为花销越来越大,反而变的贫穷。

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负责收税的夷男确实会富裕,却会逐渐的失去了民心,他旗下那些贵族和小部落首领想要持续的富贵,奢靡下去,就需要更多的钱,而这种渴求,夷男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就会开始对夷男离心离德。

夷男满足不了他们,可有人能够满足的了啊!

大唐皇帝就能轻易的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届时,不管是管理民生的官员,还是底层的百姓,亦或是贵族,部落首领的心里,都是支持大唐皇帝来直接管理这片土地,那么,这个时候基本就可以宣判夷男的时代结束了。

接下来的两天,夷男果然很上道的会见了孙享福带过来的各路商贾,并将其奉为贵宾,一天两顿的饮宴讨教。

李世民则是带领着数万将士,以及薛延陀部陆陆续续赶过来帮夷男修建汗城的二十几万民众,为新汗城的地基挖了一天土之后,就准备跟大家告别了。

临走前,李世民将不必要带回去的一些生活物质,全部赠送给了薛延陀的牧民百姓,更加的加深了这些薛延陀百姓对于他的好感,于是,轻装简行上路的大队伍,返程的时候走的很快。

由于汗城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夷男脱不得身,这次薛延陀部参加大比的人马,就由桑杰带队了,总共约两千人,随李世民的队伍一同出发,反正见识过了唐军的强大之后,夷男也没打算自己属下的人能够获得多少冠军。

至于大唐内部,则热闹了,当宣传这场比赛的报纸和那本小册子被大量印出来发行之后,这事就瞬间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天下第一啊!谁不想?

而且,这种比斗,并不限于打斗厮杀。

跑步,投标枪,跳高,跳远,谁不会?有些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就很想去试试。

当然,最上心的,就是那些上州的刺史或者都督,十万贯的团体大奖,谁不想得?即便拿不到团体大奖,单项的一个冠军,可也是一千贯的奖励啊!虽然那是三年以后的比赛,但现在应该去观看一下,累积一些比赛经验,至少知道怎么比吧!

几乎是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很多刺史就下了招募令,邀请了地方的一些豪门大族,准备选拔人才联合组团参赛,对与他们来说,赚取利益只是一方面,在皇帝,或者在天下人面前露脸,则更加重要。

对于这种竞技类的东西,实力雄厚的世家子们自然是最上心的了,他们比平常人更加渴望天下第一这样的名头,几乎想都不用想,各家的家主就下令,以所在州郡的名义,组建团队参赛,争对项目,在自家的门客和家兵中挑选人才的同时,还花重金,在各地寻访各种天赋异禀的人才,钱对他们来说是小意思,天下第一的名头,必须要争。

一时之间,武人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了大唐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这很好的达到了孙享福的预期效果,保持,甚至发扬大唐百姓的尚武精神,使得武人,也有了许多的晋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