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对策(第2/3页)

对于世家子这些手段,孙享福并不以为意,种植柞树的事情,他会一直推进下去,直到草原上绿树成林,沙漠完全变成绿洲为止,而种植技术是他本来就要推广的东西,至于这些家兵么,既然落在了自己的手上,孙享福怎么地,也要榨干他们的价值,对策,他很快就想好了。

“劳教所所长?这,是一个官职么?”

“没错,就是一个管理所有犯人的官职,我跟你说啊!想做这个劳教所所长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摸索出一些洗脑式的教育方式出来,知道什么叫洗脑不,就是……”

好吧,孙享福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又冒出来了,唐奉义最佩服就是他这一点,总是能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式,化解眼前的难题,同时,还能变阻力为动力,一旦这个劳教所像他描述的那样成立以后,估计这些家兵,那些世家子是要不回去了。

虞方想不到自己这么快就入仕了,劳教所所长,据姐夫孙享福说,这是个七品的官职,他的几个堂兄弟,将会成为他的佐官,不仅有专门的办公区域,名下还会有很多田产或林产。

孙享福还会将一支超过千人的狱警队伍交给他统领,倒是比尉迟宝林的治安署也差不了多少,才十四岁的他,对于这个官职充满了雄心壮志,发誓,一定要摸索出一套洗脑式的教育方式,让那些犯了罪的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所以,此后他也不用跟着孙享福忙农耕了,带着苏定方调拨给他的人,找周纯的工程队要了一些工匠,便开始按照孙享福给他设计的图纸,建造所谓的劳教所起来,位置并不在善阳城内,而是在善阳通往定襄的旷野上,这里有好大一片地,都将归他所管理的劳改犯种植。

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指导属下的牧民开荒才是关键,种柞树的事情,孙享福只是教了三天,在自家几个佃户的带领下,那些劳改犯基本都学会种植了,孙享福压根都不担心他们跑,只派了几百人看守他们,负责管理他们安营下寨,工作分配和伙食的事情就好。

孙享福自己,则是回到了善阳,开始组织一些妇人做选种的工作,还有制作营养钵的人手也不能少,关外的土地较之关中肥沃的多,而且昼夜温差大,更加适合棉花,哈密瓜等作物的生长,孙享福从长安带来的种子很多,这种苗生意,在关中没有挣着什么钱,在善阳,却是能让他大赚一笔。

然而,制作营养钵没什么难度,可善阳这边,会打理培植出来的种苗的熟手农夫却没有关中那么多,最多的,只是连营养钵都没见过的胡人,是以,最开始的进度很慢,孙享福没有办法,只得慢慢教。

没几天,善阳五姓七家属下私兵大规模械斗的事情便传到了长安,朝堂上,本就扯皮吵吵闹闹的气氛更加火爆,像一锅煮沸了的油,沸腾起来。

初一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是兴奋的,孙享福的计策,到了现在,总算是起到了实际性的作用,然而,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朝廷上面争吵的方向,从新政,演变成了相互攻诈,这可不是什么好局面。

孙享福的陈情报告和处置方案,李世民早前一天就看过了,李世民的看法跟他是一致的,必须先保证朝廷改革的顺利进行,北地的开发稳步推进,所以,李世民在大殿之上宣布,此事,等他北巡的时候亲自处理,而且,在朝堂上确立了他北巡的时间,五月下旬。

也就是说,在五月底之前,朝廷的改革制度,必须完成,时间只剩一个来月。

然之后,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在一些蝇头小利的纠缠不清的世家系官员,都不纠结了,选择了听从朝廷安排。

将自己的职田,食邑,封地交出来,无非就是这些官员们丧失了对各种资源的掌控权,其实,他们的利益,已经在俸禄上补足给了他们。

就拿王圭来说,他的官职是侍中,三品,但有永宁郡公的爵位在,以高的算,按照从二品官,贞观朝加俸以后,他的俸钱是一百二十贯,俸米是六百石,以市价,差不多也是一百贯左右,职田产出,算两千石,以市价算,也就三百来贯,还有仆,役,车马等补贴按市价算,差不多是百把贯的样子。

另外,新增的什么鱼俸,衣俸,碳薪之类的,加起来,也算个百把贯,一年的总收入加加埋埋,不到一千百贯。

而现在,朝廷给他开出的月奉达到了五百贯,一年可是六千贯,足足翻了六倍以上!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当然,高俸禄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只是争对实职主官,王圭如果没有侍中的实职在的话,也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

像正一品实职主官,在这次改革中,月奉定为八百贯,可真正拿这个工资的,一个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