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飞戎之王(第3/4页)

胡星夜皱起眉头,摸着唇上的两撇鼠须,抬眼望向上官无影,又望向柳子俊和上官无嫣,接着将目光移向陈列堂上的白瓷婴儿枕、春雷琴和冰雪双刃三件宝物。最后他吁了口长气,靠在太师椅背上,神色沮丧,连连摇头说道:“上官婆婆,柳大爷,快别折煞小人了。这儿哪有我说话的余地?我胡家洗手都快十年啦,嘿,这个,不怕你们笑话,可连好坏美丑都分不清了。老实说,这几件宝物,星夜见自是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哪里有资格开口品评论上官家和柳家子弟的高低长短?”

上官婆婆听他这么说,猫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大嘴咧成轻蔑的微笑,转头望向柳攀老,说道:“柳老,你瞧瞧,不过几年时间,咱们当年赫赫有名的‘藏迹迅鼠’便成了今日这副窝囊模样!我早说过,什么趁早洗手,什么安贫务农,全是狗屁!如今可不全应验了?”

柳攀安瞥了胡星夜一眼,摇头说道:“不,婆婆,星夜这是有先见之明。他们胡家老早无人,十多年前便已清楚明白。这回‘飞戎之赛’,三位后进都是上官家和柳家子弟,而胡家自‘迅鼠’之后,再无人才,洗不洗手,原本无关紧要。”

上官婆婆闻言不断点头,吃吃而笑,说道:“攀安,你多年前便拒绝与胡家联姻,免得柳家女儿嫁过去后,得过那粗茶淡饭的穷苦日子,那才叫有先见之明!”说着嘎嘎大笑了起来。

胡星夜耳中听着他们的奚落讥嘲,脸上仍维持着憨厚的笑意,似乎丝毫未受冒犯,也不觉羞赧惭愧,颇有唾面自干的风度。

便在此时,站在胡星夜身后的一个小童忽然跨前一步,大声道:“舅舅,他们取了这几样破铜烂铁回来,算得什么?”

众人听这小童出言不逊,一时眼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但见他一跛一拐地绕过胡星夜的太师椅来到堂前,右手在怀中掏摸一阵,随随便便地掏出了一件事物,持在掌中。

祠堂前一片死寂,那事物在宫灯的照耀下,发出艳紫色的光芒。那是一颗巴掌大小的水晶球,通体浑圆,晶莹剔透,球中如有氤氲浮动,光彩流转,似为青色,又疑赤色,再混合成时而淡雅、时而耀目的紫色。

一片寂静中,柳攀安双目更不稍瞬,直瞪着那水晶球,眼珠如要跌出眼眶一般,喉咙间沙哑地迸出了两个字:“三绝!”

在堂后等候良久的一众三家子弟,此时都已留意到祠堂前不寻常的气息,纷纷涌到左右边门外,伸颈向祠堂中探望。子弟中年纪较轻的,更不知道小童手中的紫色水晶球是什么来头,纷纷交头接耳,互相询问;年长的却都变了脸色,神色凝重,窃窃私议,兴奋中带着十分的惊异,十分的崇敬,以及十二分的不可置信。

在窃盗这一行中,人人都知道所谓的“三绝”——三样绝对无法盗取得的事物,那便是汉武龙纹屏风、峨嵋龙湲宝剑、紫霞龙目水晶。

汉武龙纹屏风放置于百官上朝的奉天殿上,皇帝御座之后。那是一座八幅巨屏,重八百八十斤,传说是汉武帝下旨命巧手玉匠采西域白玉所制,玉质平滑温润,光可鉴人,玉面生着天然的九龙纹路,图案细致,栩栩如生,祥瑞非常。屏风不但庞大沉重,而且放在人人见得到的奉天殿上,自是极难取得,谁要偷盗这屏风,便是与皇室为敌,与天下侍卫、捕快和官兵为敌。

龙湲宝剑则是百年前铸剑大师剑徒所铸的剑中极品,当今天下第一利器。宝剑历经无数英雄之手,最终成为峨嵋派的镇派之宝,峨嵋派将这柄剑藏于金顶普愿寺中,由峨嵋弟子日夜看守,严谨非常,偷盗这剑,便等同与峨嵋及所有与峨嵋结盟的正教武林门派为敌。

至于紫霞龙目水晶,来历则更为奇特。传说它是黄帝时代便已流传下来的神物,能够预卜天下大势,道破百年风云,得之者不但延年益寿,更能宰制天下。相传自古以来,这紫霞龙目水晶便由下凡的仙人轮流掌管,太平盛世由文神领掌,争战乱世便由武神持有。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好事之人编造出来的传奇附会,却不知这水晶确实存在于世间,来历背景虽非如传说中那么神奇,却真有某些预卜吉凶祸福的异能,并一直为当世大卜所怀藏,代代相传。人人都知道此刻怀藏水晶的当世大卜,便是二十年前曾为失陷蒙古可汗也先之手的英宗卜卦,以“干之初九”一卦预言英宗将于庚午中秋返还中土的瞽者仝寅。此人深谙“京房易术”,以《易经》审度天下运势,乃是一位有道之士,他不但深受英宗和当朝皇帝信任,而且自奉俭朴,深居简出,极为世人敬重,谁也不敢轻易冒犯。再说,这水晶既有预卜未来之能,又怎会轻易被人盗走?